四位伤心的母亲提起儿子,都是泪流满面。记者翟小雪摄
昨日报道的“花甲母亲十年寻子路”的悲伤故事,引出了其他几位失踪学生的家长。昨日,丰庆路祥和招待所里,4位母亲聚集在一起,她们都有着同样的目的——寻找失踪的儿子。
慈父6万字寻子日记记录找儿艰辛
整整454天,6万多字的日记,道不尽寻子艰辛。在过去的一年里,59岁的湖北人李先元四处奔波,寻找从大学校园出走的儿子。
一年前儿子悄悄离开了学校
“在我有生之年,一定要打听到儿子的下落,不管他是生还是死……”昨日上午9时许,在丰庆路祥和招待所里,李先元低声念叨着。这是他第5次来到西安。
2003年9月,西安一所名牌大学的校园里,李先元带着儿子李刚报了名,5年半后的2009年1月,当他第二次来到这里时,25岁的儿子已不知去向。
李先元说,2009年1月10日上午11时,儿子的姨妈给李刚打电话,一直无人接听。李先元得知此事后,也给李刚打电话,依旧没人接。“每隔几分钟打一次,一直打到晚上10点多。”李先元说,一个学生接了电话说,李刚出门了,没带手机。同学还说,李刚的钱包、银行卡都放在学校的教研室里。
当时,李先元以为儿子出去玩了,马上会回去。可是,第二天上午8点再打电话,同学说李刚一夜未归。
“在此之前,李刚的情绪的确有些失落。”李先元回忆,2009年1月2日,李刚的母亲韩金芳给儿子打电话询问他的情况,儿子说“这半年感觉到很平淡”,母亲说,“别人不也一样吗”,李刚说,“我和别人不一样,我对某老师很失望……”之后,李先元劝儿子如果心情不好就提前回家,李刚答应了,并买了1月8日回家的火车票。可是后来请假时,老师没有批准。
想到之前发生的事,李先元觉得“儿子真出事了”。
寻觅无果父亲在火车站失声大哭
2009年1月12日,李先元和亲戚坐飞机赶到西安。他们印制了3000份寻人启事,在火车站、汽车站、长安区周边一些地方散发。
腊月二十三,离过年只有7天,李先元独自一人在学校周边打听儿子的下落。有好心的同学为他提供了宿舍。“一躺下来,脑子里就像放电影,全是儿子的影子。”李先元说,晚上11点睡着,凌晨1点就醒了,只能坐在床上等天亮,赶第一班公交车,继续寻找儿子。大年初一,李先元几乎走访了所有收留流浪者的救助站,也没有一点消息。为了省钱,他早上花1元5角钱买个馍,上午掰一半吃,下午再吃一半,直到晚上才凑合着吃顿热饭。
因为儿子的学校距离秦岭不远,他又爬上山,寻找每一个寺院,他甚至迷信算卦,希望神灵能保佑孩子。蓝田、户县、周至、柞水,每一个地方都留下李先元的足迹。而在湖北红安县老家,李刚的母亲也在日夜等候着儿子的消息,两人摆了十年的豆浆摊也停业了。
2009年3月2日,在寻找50天后,毫无结果的李先元决定返回湖北红安。在西安火车站候车厅里,这位年近六旬的父亲,再也抑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失声大哭。
好心人,他一个不落记下了
寻找还在继续,这次,他带着老伴一同来到西安。为了不漏掉任何线索,李先元用本子记下了寻子过程中接触的每一个人名,每一个电话,还有寻访中的点滴经历。
密密麻麻的寻子日记,足足有6万字。其中,李先元详细记下了那些帮助过他的好心人。
“我们遇到那么多好心人,不知道我可怜的儿子是不是也能遇到。”李先元说。
走出旅馆,老两口搀扶着走在大街上。“我们要去东大街街办,那里的好心人给我们找了住宿的地方,在那里,我们还会继续寻找儿子的下落。”李先元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