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药
“馒头刚蒸上,还没热透,不会撤火。”一位接近住建部的权威专家近日表示调控远没有结束。下一步会开什么药方,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房产专家高海燕认为———
“物业税遏制高房价最有效”
记:据《扬子晚报》5月15日报道,扩大房产税征收范围文件可能下周出台,您认为房产税会不会出台?国家是否还会出台更严厉的措施?
高:政府部门总是喜欢走一步看一步,我觉得如果再过三到五个月楼市还没能出现明显的调整效果的话,房产税是有可能出台的。
记:您认为遏制房价过高过快增长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高:出台物业税,用更多长效办法控制投资比是必须的。短期内再强力的措施只能让楼市短期退烧,不能带来一个长期稳定的房价。不从根本上消除地方政府在房地产上做文章的动机,不在根本上长期压缩投资需求比,楼市就很难回避“短期调整,快速反弹”的宿命。本报记者王黎莉
开征房产税“风”从上海来
上海副市长暗示正在制定,媒体称拟征8‰房产税
新华社旗下报纸《上海证券报》5月12日报道称,上海正紧锣密鼓讨论制定上海楼市调控细则,其中包括房产税征收办法。细则最快将在本月公布。
报道称,为尽快实现对住房保有环节征税,上海最终选定的方案是应用现有的房产税概念。初步草案将家庭人均面积作为是否征收房产税的重要依据。如果符合征税条件,需按年支付相当于房产值8‰的房产税。计税基础为评估价而非房产成交价。
此后,5月14日下午,上海市分管金融工作的副市长屠光绍在2010“金融资”中国股权投资论坛上暗示,上海市对当地房地产调控细则和房地产税的制定工作正在进行。屠光绍说,有媒体披露上海制定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调控细则和披露征收房产税,“我一会要提前走,也跟此事有关”。
发改委正起草“更严厉”政策
力度和范围大于“国十条”
记者近日从相关人士处获悉,国家发改委目前正在牵头起草一部“更严厉”的关于楼市调控政策的新文件,力度和范围将大于不久前刚刚出台的“国十条”。据了解,这份发改委新版楼市调控新政的出台时间,将视此次楼市调控情况而定,“如果调控达不到预期,将会很快出台”。
该人士表示,发改委新版楼市调控新政将不同于“国十条”,其中将涉及政府在楼市中起到何种作用,以及政府投资比例的问题。
调养
病好得快,除了对症下药,更需要悉心调养。造成楼市高烧的投机资金被强行挤压出去后,如何从源头疏导,防止其伺机抄底回流,中央政府已在政策上提前着手布局。
“新36条”呼应楼市新政
5月13日,国务院颁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在这一被市场称为“新36条”文件中强调,鼓励民资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商贸流通、国防科技工业六大领域。
当天,安信证券发布宏观研究报告,从政策出台的时点分析认为,此次政策与前期房地产新政形成了“对冲”。《意见》的公布一方面可以改善企业及消费者对经济前景的预期,抵消房地产政策连续加码对投资、消费决策的“溢出”影响;另一方面可以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此前的“禁区”,既从源头上疏导了投机需求,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房地产投资及地产相关行业投资潜在的回落风险。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与民间投资促进政策紧锣密鼓的先后出台,可谓一张一弛,从政策在中短期内的净效果来看,调整了投资需求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平衡。据《财经》
温州8000亿游资何时回流实业
据中国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介绍,2009年温州人从国内外汇入温州的资金高达2.5万多亿元,汇出资金2.2万亿元,留在温州尚有近3000亿元。目前,温州民间流动资金高达8000亿元,这笔巨额资金是温州人承受紧缩政策的一大支撑。
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60%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自己10%~30%的资金用于购买非厂房的不动产,原因是现在“实业不太好做”。在温州,最能反映工业景气程度的厂房出租价格,已经从2007年最高时的每平方米25元左右一路下降至目前的个位数。一位经济研究人士说,目前只有30%的温州民间资金回归实体经济,65%则流向了楼市和股市。
在“新36条”出炉之前,著名学者羊慧明先生就曾表示,现在应该鼓励人们去创业,过去以实干、做实业著称的温州人现在变身为炒家形象,这是中国经济体的悲哀。当一个社会炒房子炒股票比干实业更容易赚钱的时候,还有多少人愿意去投资实业?一个社会的财富分配机制如果不是鼓励创业致富而是鼓励投机炒作,是要出大问题的。
专家预估万亿资金将从地产流出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至5月6日,沪深两市资金整体表现为净流出,共流出资金约4175亿元。中金公司等机构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原活跃在房地产领域的资金将流向其他领域。“房地产如果持续低迷一年,估计至少会有上万亿资金从地产流出。”一位专业投资地产的机构内部人士表示。据《重庆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