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互助路 专 题 天 下 社 会 图 片 娱 乐 体 育 视 频 论 坛
华商网>新闻>陕西
专抢独行女单肩包30天作案50起 4男子涉嫌抢夺被拘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0-05-19 04:26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10658000定制,3元/月!

石涛(左)等四嫌疑人被抓 实习记者 韩涛 摄

  华商网-华商报讯(记者杜俊岭实习记者武敦煌)嫌疑人石涛跟随着民警,前往现场进行指认,看着身边走过的女子,他指了指,“这个单肩背包,肯定容易被抢。”再看到斜挎包的人,他皱着眉头苦笑,“这种我们绝对不抢。”

  双抢案中,锁定有前科者

  提起摩托车抢夺案件,警方都会觉得头疼。“这类案件案值不大,但对群众人身财产危害大,严重影响群众的安全感。”民警说,犯罪嫌疑人作案随机性大,摩托车机动性强易逃离,民警侦破起来也比较困难。4月底起,西安市公安局碑林分局太乙路派出所,结合辖区治安特点开展打击摩托车抢夺案。

  民警称,5月12日,他们通过全市警务信息平台,调取长达80小时的全市“双抢”案件信息,进行研判分析。

  “我们发现4月份以来,此类案件呈现出的特点是,红色125跨骑摩托车当工具,每次作案有两至三人,年龄不超过25岁,在全市范围内作案,出入灞桥区较频繁。”民警说,他们查询近年来居住和暂住在灞桥区,因涉嫌抢夺被打击处理人员信息,与全市“双抢”案件监控比对。一名2006年因抢夺被判3年徒刑,名叫石涛的男子引起注意。

  民警在洪庆中学走访时,石涛曾送给一名女学生一部手机,“经过比对,手机是5月19日发生在长缨路的一起抢劫案中当事人的手机。”民警说,已确定石涛就是嫌疑人。5月16日,民警在纺织城一招待所内抓住石涛。根据石涛交待的情况,5月17日凌晨,民警将其三名同伙抓获。

  石涛和三名同伙,为灞桥区豁口老乡,年龄最大的23岁,最小仅19岁。4人平日不在家住,经常聚在一起上网。“我4月打算订婚,家里人不同意,我一气之下拿了钱,就从家里出来过。”石涛说,没多长时间,4000元钱只剩几百元,又不想再找家人要钱,4人就决定抢劫。

  找人少车多的路段作案

  他们两个人一组,交叉骑摩托出去。“每天早上出门,在大街上随意找目标,合适的就下手抢。”石涛说,除了五一假期休息,他们每天都在“干活”,最多一天抢三起,最少一天也要一起。得手后,就躲到偏僻的地方,把包里的现金分完,扔掉其他东西。仅一个月,他们交待共作案50余起,作案范围在西安全市。

  昨日下午,提起再次干“老本行”,石涛低下头说:“缺钱。”他们虽无固定目标,但下手也会有选择。首先一定要是大马路,周围有些小巷子,作案必须在人少车多时,这样不容易被抓到。“有次抢了一个包,对方就开车追,我们直接钻进小巷,对方的悍马也没招。”他说。“目标必须是单身女性,而且是在慢行道走或在过马路,包必须单肩挎在外侧,与摩托车行驶方向一样。这样从她的身后抢,不容易被人发现,抢的时候也不容易把人带倒。”石涛说,只有这些条件都具备,他们才会下手。记者从警方的一段视频上看到,他们每次抢夺最多用6秒钟。民警提醒,单身出行女子尽量不要背单肩包。目前,石涛等4人因涉嫌抢夺已被刑拘。

编辑:梁铮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延伸阅读
歹徒一声声亲热叫妈 医院内连拽带拉抢走金耳环 05-17 03:31
同乡床底藏匿5小时 凌晨爬出打晕老板抢劫财物 05-16 08:38
十分钟擒获抢劫犯 “秦风战役”效果初显 05-14 10:19
法媒称中国人大副委员长在巴黎遭到抢劫(图) 05-13 14:01
图片新闻
危险的信仰
危险的信仰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人造美”时代
“人造美”时代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网友评论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