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保障公共政策的推行
人们常常把土地财政看成房地产市场乱象的根源,不错,分税制后的地方财政面临的压力,地方政府炒高房价获得的超额收入、超高G D P以及与之伴随的政绩,使得土地财政成为房价高企的公共原因。但维护这个现状的前提,就是高房价对政府人员没有杀伤力。人们更不应该忽视的是,在土地财政背后,其实已经有多少公务人员深陷利益的困局,在公共政策的形成以及执行当中,他们又会拿出多大的意愿砥砺而行?
类似新加坡那样的中立公务员系统,可以通过恰当的公共政策,平衡房地产市场交易双方力量,使得利益集团不得单纯追求一方利益最大化。但中立的公务员系统一旦遭到利益集团的侵蚀,公共政策的动力保障又该如何而来?
有关房价的公共政策,是一个逻辑非常简单但又具备普遍性的问题。之所以非常简单,因为只有当房价真正影响到公务员群体的个人利益,他们才会真正控制房价。正如财经评论员马光远所说,只要取消公务员的超国民待遇,房价肯定会暴跌200%.之所以说它普遍,是因为这种逻辑可以放大到全国大大小小的单位的大大小小的公务员群体,还体现在这个群体除了房价之外其他的社会保障体系上,包括医疗、养老以及福利等。
中国现实政治,已经从强人政治转型为常人政治,执政者只能在各种政治力量合力的推动下作为。而在社会合力中,最强势的群体无疑是公务员群体,他们的力量有着更大的权重,他们的衍变左右着社会合力的方向。如果不让社会合力的方向走得过偏,过于惊心动魄,那么唯有保持公务员系统的中立。从这个角度看,公务员的超国民待遇的取消,关涉到的是国之根本。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张传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