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买者踊跃竞价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张杰摄
姜虎的《静》以17000元的价格成交
薛超的《陕北人家》拍出42000元“天价”
“未来艺术家·2010首届西安美院毕业生作品爱心慈善拍卖会”昨落幕,油画《陕北人家》(中)以全场最高价4.2万元成交,受到关注本报记者张杰摄
华商网-华商报讯(记者吴成贵)昨日,由本报策划,本报、西安美院、西安美术馆联合主办,陕西宝隆拍卖责任有限公司主拍的“未来艺术家2010首届西安美院毕业生作品爱心慈善拍卖会”顺利落幕,活动总成交额为33万余元,佣金3.3万元也全部捐出,扣除相关成本及拍卖费用后,活动为灾区募集善款32万余元。参拍的175幅学生作品全部成交,油画《陕北人家》更是拍出了全场最高价——4.2万元。
“这是一次草根的艺术狂欢”
拍卖会的消息经本报报道后,引起了陕西各界的强烈关注,不仅诸多文化界名家给予了高度评价,更是牢牢攫取了民间艺术爱好者的眼光。据不完全统计,昨日到场参加拍卖会的市多达一千余人。
拍卖会定于下午2时开始,但一早就有不少市民赶到现场领取号牌,参观预展,为竞拍做最后的准备。活动既为普通市民提供了一次收藏的先机,更是一次爱心的凝聚过程。
下午2时,拍卖会正式开始。500、1000此起彼伏的叫价声,动辄五六千元的价格让到场的许多人都有一种错觉:这拍卖的绝对不是学生的作品。最终,参拍的175幅作品全部成交,无一流拍。对此,拍卖师董涛用“奇迹”来形容本次活动:“就算是商业拍卖,基本没有出现过成交率100%的。”陕师大美术学院院长冯民生评价说,“这是一次草根的艺术狂欢。”
《陕北人家》拍出“天价”
陕西文化厅副厅长刘宽忍在参观预展时曾表示,要坚持将陕西“画”出去。而在昨日的拍卖会上,拍出全场最高价的也正是一幅展现陕西风貌的作品——油画《陕北人家》。
活动才刚开始,姜虎的油画作品《静》经过30余次的叫价,拍出了17000元的高价,为活动带来了第一个高潮。不少市民都猜测,《静》或许将成为本场拍卖会价格最高的作品。不过,懂行的收藏家知道:“好戏”还在后头,《陕北人家》才有可能是最后的“胜利者”。
果不其然。拍卖师为《陕北人家》定的起拍价为2000元,但他的话音才落,几秒钟之内,2000元已经变成了10000元。而伴随着现场热烈的掌声,不到一分钟,飙升到4.2万元的《陕北人家》最终被16号买家收入囊中。4.2万元也创造了西安美院学生作品拍卖的纪录。不肯透露姓名的16号买家表示,反正是为灾区献爱心,价格高点也没关系。
善款将全部捐给灾区
拍卖过程中,不少竞拍成功的市民在表示“就是喜欢”的同时,也坦言“为灾区献点爱心,价格高一点也值得”。据主办方介绍,本次拍卖会募集的30余万元善款将全部捐给玉树灾区。
西安美院党委副书记王晓表示,活动以艺术的方式,把奉献意识植入到了学生画家心中,让艺术品走进了千家万户,更将大家的爱心凝聚在了一起。艺术如何为人民服务?本届爱心慈善拍卖会就是最好的答案。西安美术馆副馆长黄孟芳则用古语“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高度评价了本次活动。宝隆拍卖负责人张媛表示,活动在普及美术教育的同时,同样繁荣了陕西的艺术品交易市场,“建设文化强省,人人有责。”
拍卖会上的“拍客们”
从电视里看到的拍卖会,成交价动辄千万,让普通人望而却步。而这次的“未来艺术家”拍卖会,只需要100元就可进入拍卖场,用几千元,甚至几百元就可以享受一下拍卖的感觉,让很多普通人加入到“拍客”行列。
首件上万拍品油画《静》
引起全场轰动的便是第19号作品《静》,举着178号竞投号牌的康先生,以17000元的首个过万高价成为全场焦点,当时很多人都认为它将成为标王,这幅作品来自姜虎,大小为56×60cm。康先生来自延安,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小时候挺喜欢画画,但是家里条件不好,没能念下去。我听说这是一幅临摹作品,好像是临摹俄罗斯的,很喜欢所以就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