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决战之年。6月12日~18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节能攻坚、全民行动”。
本报今起推出“推动科学发展 转变发展方式之低碳经济新业态”专栏,报道我省在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积极引导全社会营造出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良好氛围。
“十一五”以来,我省实现了单位GDP能耗连续4年持续下降,到去年已累计下降17.57%,距离完成整个“十一五”的进度目标只差15.13%。
单位GDP能耗又叫万元GDP能耗,即每产生万元国内生产总值(GDP)所消耗掉的能源。有关专家透露,要完成万元GDP能耗降低的任务十分艰巨。因为单位GDP能耗的降低将意味着: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新上项目必须具有先进的设备、工艺、技术和较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在社会生活各方面推行有效的节能措施等等。
我省又是如何实现单位GDP能耗连续4年下降的呢?昨日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透露了近几年我省采取的5项主要措施:
第一,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十一五”前四年,关停小火电124万千瓦,淘汰水泥、焦化、钢铁、电石、铁合金及造纸落后产能4700万吨。
第二,积极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项目。省级财政安排1.5亿元资金支持工业燃煤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绿色照明等重点节能工程项目200余个,形成节能量280万吨标准煤。
第三,狠抓重点企业。加强对200户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考核、计量工作。到2009年,200户重点用能企业累计完成节能量约860万吨标准煤,提前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
第四,加强重点领域管理。“十一五”前四年,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分户供热计量改造面积176万平方米,全省可再生能源建筑面积达到410万平方米。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推进了交通运输领域的节能。
第五,将节能约束性指标作为省级部门和市(区)政府综合考核的前置条件,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有力地推进了节能各项工作的落实。
据介绍,为确保“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彻底实现,我省将继续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快实施一批节能“短平快”项目;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
本报记者 刘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