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互助路 专 题 天 下 社 会 图 片 娱 乐 体 育 视 频 论 坛
华商网>新闻>陕西
西安发掘一北宋完整县官墓葬 离任时百姓步行相送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0-06-03 04:41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10658000定制,3元/月!

知县墓中出土的精美茶具、铜镜、漆器盒等物 本报记者 赵雄韬 摄

  近日,西安一座较完整北宋知县墓的发掘,揭开了宋代官僚士大夫的饮茶风尚,也展示了一个北宋清官的浮沉人生。保存完整的墓志铭显示,这名知县离任时,百姓流泪挽留,足足送了180里之远。

  罕见

  墓志纪年十分明确出土文物多样

  北宋时期,因为政治经济重心已经南移,多年来,西安发现的北宋墓葬十分稀少,出土文物不多。

  此次发现的宋代知县墓位于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雁塔南路边,墓主人虽为知县,却难见奢华,但其完整性则令人惊喜。该墓为东西向,墓道在西,墓室在东,仅为一座单室的土洞墓,由墓道、砖封门、墓室和小龛组成。长方形竖穴式墓道,长2.5米、宽1.25米;土洞墓室长3.8米、宽2.2米,洞室残高2米,墓底距地表6米。

  墓室东部和南部放置有一些随葬品,墓室东壁有一方形小龛,里面放置着一盒完整的石墓志。在墓室北部有零乱的下肢骨。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研究员张全民说,这次发现的北宋知县墓,墓室保存完好,墓志纪年十分明确,出土文物多样,十分罕见,为研究宋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文物

  4件莲花座盏托匹配4个特色茶盏

  北宋时期,官僚士大夫生活中盛行什么?饮茶!宋人饮茶是继承唐人的饮茶方式,但比唐人更加精细,故有“茶兴于唐代,盛于北宋”之说,茶具制作工艺已十分高超。知县墓中出土的精美茶具,也验证了这一风尚。

  昨日,在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库房内,历经近千年的宋代茶具经过修复后,精美程度依然让人震惊。4件白瓷质地的莲花座盏托工艺精美、白皙细腻,而与盏托相匹配的4个茶盏,也各具特色,其中1件影青六曲瓷盏、2件白瓷六瓣葵口盏、1件白瓷圆口小底盏。宋人在品茶时,将瓷盏放在盏托之上,一手持托,一手拿盏品茗,是当时典型的品茶“两件套”。

  张全民说,茶具虽非官窑,也非本地耀州窑所产,可能为知县从外地带回来使用的,但却十分精美,这也反映了当时宋代官僚士大夫的饮茶风尚,为研究当时的瓷器工艺以及瓷器的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除了茶具外,墓中还出土了3件茶叶末釉瓷瓶的酒器,骨梳、小金珠、铜镜、近300枚铜钱(除宋代的钱币外,还有汉代的五铢钱、唐代的开元通宝等)、石砚台。

  墓志

  墓主惩奸除恶 曾主管“公安”工作

  这位知县,何许人也?保存完整的墓志铭向人们揭开了一个北宋知县的浮沉人生,也为人们展示了一个受人爱戴的清官形象。

  根据墓志铭记载,墓主人范天佑,祖籍山西榆次。其曾祖父范谏曾获赠右骁骑将军,祖父范祚曾任监察御史和武功县令,父亲范守恭曾任右侍禁、渭州买马。

  因为世代为官,范天佑起初受父辈福荫而进入武官序列,但其志向不在从武,而是从文。遂通过国子监考试改入文官序列,先后任彭州永昌县尉(地处今四川郫县)、普州安居县事(地处今四川遂宁)等职。张全民解释说,县尉为当时主管社会治安的县官,后来升迁为县事,也就是知县、县令。

  据记载,范天佑是一个贤能的清官,惩奸除恶,保一方平安。他平生没有什么嗜好,敬重贤能,喜欢结交文人学士。从四川遂宁做官离任的时候,当地百姓依依不舍,流泪挽留,相继送过了三个驿站。宋代两驿之间的距离约为60里,说明百姓足足送了有180里之远。可见这位知县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从四川为官返回陕西后,范天佑死于宋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享年61岁。范天佑死后,在至和年间(1054-1056年),由于其族人“忤权力”,与官府作对,范天佑也因此受到牵连,被剥夺官籍。熙宁八年(公元1076年),后人将其安葬于宋永兴军万年县洪固乡,也就是现在的西安航天产业基地。

  谜团

  两毫米厚板子900年不腐朽

  在此次发现中,一些黑色长方形薄板让考古人员震惊,这些薄板保存较好,长不过7厘米、宽度在2-3.7厘米之间、厚度约2-3毫米,而上面还刻有精致的花纹,并采用了填嵌工艺。

  据考古工作人员初步判断,这些薄板为生漆质地,原来应该镶嵌在其他器物之上,由于年代久远其他器物已经腐朽消失。900多年前的生漆质地文物,这在西安地区还是很罕见的。下一步考古工作人员将对它们的成分进行测试鉴定。

  疑问

  宋墓中随葬品为何稀少

  一位知县,墓葬中仅出土了几件瓷器、少量铜器、金器、骨器,这与汉唐时期的墓葬相比,随葬品显得十分稀少。这是为何呢?

  据考古专家介绍,我国的丧葬习俗从先秦时期的礼性、汉唐的视死如生和宋以后的示意性,最终步入了现代社会的文化习俗继承性,反映出了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在宋代,丧葬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现了丧葬明器从玉、石、金属、竹、木等材质向纸质的转变。在随葬品中,人们开始用纸钱、纸质明器陪葬,墓葬中的实物减少,这种变化一直持续影响到现代,直到火葬的执行。

  链接

  航天基地发现上百座古墓

  从2008年起,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已在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发现上百座古墓葬群,为研究我国古代墓葬形制、埋葬制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一手资料。

  这上百座古墓葬,跨越汉、十六国、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十朝代,其中不少墓葬等级较高,有的为王侯级别。出土文物中,有些连专家也只是原来在书本上见过。而最受关注的莫过于省考古研究院在此发现了西汉大司马卫将军张安世家族墓,在张安世墓葬中出土的千军战俑则震惊全国,目前发掘还在进行之中。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周艳涛实习记者 王佳柯 采写

编辑:赵萌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延伸阅读
细雨中万人参加集体共祭 三兆有望推出公益墓葬区 03-30 04:32
墓葬总量逾万座频频被盗 靖边县严厉打击盗墓贼 03-23 03:46
西三环边古墓葬遭盗掘 文物部门已介入调查(图) 03-20 08:03
新疆两千年墓葬现世界最早假肢 小麦新鲜完好 03-19 07:00
图片新闻
危险的信仰
危险的信仰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人造美”时代
“人造美”时代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网友评论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