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保部专家表示,我国已具备实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条件,如果年均工资增长15%以上,五年左右就可以翻一番。
近日,就收入分配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改革阻力、方向等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接受了媒体专访。他透露,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年内应该会出来。
此前报道:人保部工资所所长:收入分配现实问题已非常严重
收入分配不公已引起百姓不满
苏海南表示,中央提出有关收入分配改革的方针已有几年了,如果再不解决收入分配不合理、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可能会导致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
收入分配领域的很多问题,已引起老百姓的不满。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维持在3.3倍左右,10%的最高收入户与10%的最低收入户人均收入相差23倍……另外,部分企业拖欠、克扣工人工资,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普遍存在,一些垄断性企业享有高水平的津贴补贴、福利待遇,二次分配制度也不完善。比如用于民生建设特别是社会保障方面的额度不够大,转移支付给农村、贫困地区的资金还不够多,这些问题必须加快解决。
不公与收入分配体系缺陷有关
苏海南认为,导致当前收入分配不合理、贫富差距拉大的根源主要有三点:
一是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不合理放大了由生产力不平衡、自然资源等客观条件形成的收入差距,成为收入差距不合理的主要根源。
二是经济社会体制存在的弊端进一步恶化了收入分配的突出问题,扩大了不公平的收入分配差距,成为收入分配不公的深层次根源。
三是收入分配体系涉及一次、二次、三次分配,时至今日,该系统还存在不少缺陷。这是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直接原因。
解决方法一:国企上缴利润要增多
苏海南曾说过:“少数人、少数单位、部门或行业通过资源垄断、行政权力、市场独占等非劳动因素,捞取了不公平、不合理的利益,这些成为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阻力。”
苏海南对此解释说,如果不建立合理的国企利润上缴制度,不把那些通过行政权力、资源垄断、市场独占等非劳动因素获得的利润剔除,反而成为国企人员的收入之源,显然是不公平的。各有关主管部门绝不能站在自己分管的既得利益集团的角度,来阻挠收入分配改革新政策的出台。
苏海南说,现在国企上缴5%到10%的利润,这个比例应该提高;上缴的利润和国有企业产权转让的收益,应明确纳入社保基金或其他用于民生的账户里,确保用于民生建设。
解决方法二:实施“收入倍增计划”
对于有人提出的中国也应该搞“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建议,苏海南认为,日本当年做的效果还不错,中国现在应该说基本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应该在“十二五”规划或者政府的工作计划里面,酌情考虑采取类似的做法。如果年均工资增长15%以上,五年左右就可以翻一番。但这是一个宏观的大盘子,在具体落实的时候,不是人人收入都翻一番,只能力争大多数人收入有大幅度增加。 本版稿件综合《人民日报》、《第一财经日报》等
年均收入翻番条件已具备
第一,要实现全面小康必须增加百姓收入
我国的GDP增速还在8%以上,人均GDP已达到4000美元,已是偏低中等收入国家,而且到2020年,要实现全面小康,所以,我们有责任、有能力让老百姓收入增长得更快一些。
第二,收入低于GDP增长率是不争的事实
这些年,总的来看,居民收入增长、劳动收入的增长是偏低的,是低于GDP和平均劳动生产率增长水平的。
第三,老百姓热切期盼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早就明确要提高两个“比重”,要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老百姓有这个热切的期盼,因此现在做这样一个“倍增”的安排,不管是对外宣布或者是内部掌握,都是应该予以考虑并做出决策的。
网友三问
私企打工者涨工资能实现吗?
●公职人员、事业单位人员、国企人员说提工资就可以提,实现工资翻番不难。可对于占劳动力80%以上的打工者来说,恐怕不现实了。打工者绝大多数在私营企业工作,其工资水平处于最基层,要提出涨工资就得走人,所以绝大多数打工者宁可低工资也不愿失去赖以生存的工作。
●统计职工收入时统计在私人企业或个体户手下打工的人的工资了吗?没有,所以真正需要提高收入的是这些人,而不是公务员和国企员工。
●工人涨工资,农民涨什么?
●现在很多单位让他多出一分钱比让公鸡下蛋还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