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纯清赴晋谋转型
新上任的袁纯清强调:当前,山西正处在发展的关键阶段,如何实现一个能源资源大省的发展转型,是我们最现实最紧迫的课题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芦 | 北京报道
5月31日,中央集中对数省的党政一把手进行调整:原陕西省省长袁纯清调任山西省委书记,主政山西5年的原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调任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安徽省委书记。原甘肃省长徐守盛调任湖南省委委员、常委、副书记,提名为省长人选。
此次调整中,袁纯清赴任山西格外引人注目。近年来,矿难频出、亟须发展模式转型的山西省矛盾突出,中央频繁任免该省官员,以求治理之道。此番新省委书记上任,是否能为山西带来根本性的变化,深受关注。
博士后书记
袁纯清素有“学者型官员”的雅称,他的博士后研究经历在国内省部级官员中非常罕见。媒体对他的报道中,常常提及他于2002年出版的《金融共生理论与城市商业银行研究》一书,他由此成为“国内运用共生理论研究经济的第一人”。
1952年出生于湖南汉寿的袁纯清,读中学时正赶上文化大革命,学业中断,从1971年起在湖南当了5年干警。
1977年2月,袁纯清进入北京大学法律系法律专业学习。该年底,中断了10年的高考制度恢复。北大法律系迎来了被称为“黄埔一期”的77级学生,现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便是其中的一员。
远隔30多年,同为“黄埔一期”学生的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姜明安回忆起袁纯清这位“师兄”时首先便说:“他很爱学习,很愿意思考问题。”
姜明安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在校学习期间,袁纯清对国家的政策法律便很关注,经常做一些评价,很有主见。即便在北大法学院,他也是大家公认的佼佼者。这位佼佼者后来娶了姜明安的一位同班同学,是当时法律系的“美女+才女”。
姜明安还提到,袁纯清的工作能力很强,且注重友谊。他和袁纯清同为湖南老乡,工作后袁来北京开会还找他一起吃饭。
这些特点使袁纯清在社团工作中如鱼得水。袁于1978年5月到1979年12月担任北京大学团委副书记、学生会主席,1979年5月到1983年8月任全国学联副主席。这为他之后在团中央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1980年1月,大学毕业后,袁纯清任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干事、副处长,之后将近17年岁月,他都在团中央工作,直至1997年升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
1997年,袁纯清进入中纪委,担任中央纪委常委、秘书长。这期间,轰动海内外的厦门远华案就是由他作为新闻发言人对外公布的。
2001年3月,在京工作21年的袁纯清离京赴陕,出任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首次担任治理地方的重任。2004年接任西安市委书记。2006年升任陕西省代省长,次年2月,正式当选为省长。
工作期间,袁纯清多次给自己“充电”。1990年,他获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硕士学位;1997年,他获得湖南大学国际商学院的管理学博士学位;1999年4月到2001年5月间,袁还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从事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的研究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