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热议“根叔”总点击超过46万人次
本报讯(记者朱建华)《长江日报》与某区共同发起的“根叔”现象讨论,吸引了众多网友参与。截至昨日,有关讨论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根叔”李培根的帖子有20多条,总点击超过46万人次。
历史上的“根叔”
◎西安交通大学老校长彭康,一位值得尊敬的人。吴玉章先生建国前当过一段时间四川大学校长,对川大发展有重要贡献。现在川大校园里有他的塑像。(雨荷看月)
◎历史上,中国“大学校长”曾经是一个星光灿烂的群体。近代的蔡元培、胡适、梅贻琦、张伯苓、竺可桢等因其对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卓越贡献而垂诸史册、风范千秋。(流浪老农)
身边的“根叔”
◎其实这样的师长还是有很多的,我很庆幸我遇到了,并且他们对我的教导是我这一生的财富,感谢他们。(梦里有条鱼)
◎我们广外的校长邮箱大家都知道,听同学说他曾经发过Email提问,校长都回复了,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他本人回复的。(逐风剑客)
◎我在巴黎上学,我们现在的校长,可以说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曾经是一个学生,她对学生的要求几乎没有拒绝过,也很少有谴责。她总是给学生很多的鼓励。(童年烦恼)
“根叔”走红之痛
◎“根叔”以谈心的方式跟大家交流,无疑让人耳目一新,备感亲切。可惜,一个李培根是拯救不了中国教育腐朽,而是需要更多的李培根来改变。(天涯海角客1)
◎一个只是“正常”说话的校长,就让我们的学子感激得痛哭流涕,可见我们的学子生活是怎样的痛苦环境。难道身为校长讲话不应该说些实话和关心自己的学生吗?(jiayufeng918 )
◎其实“根叔”的演讲本来应该是所有校长都应说出的话,可是现实中只有“根叔”才说出这样让人产生共鸣的演讲。可见,人们现在最想听的是真话、实话,而不是官话、美话。(粽子香香)
“根叔”现象之思
◎“根叔”平平无味的话就怎么能引起那些学子们的热捧呢?说白了,我们已经习惯领导们发表“重要讲话”了。难得有领导发表了不重要的讲话,感觉很新鲜,也很亲近。(持证LM)
◎有的学生上了几年大学,只在毕业典礼上见到了校长身影。更多情况下,校长成了“外长”,他们游走于官场、交际场,给人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感和生疏感。(很想念她)
◎“请记住,未来你们大概不再有批评上级的随意……”,根叔终于说了一句真心话,原来我们的社会容不得批评,所以他说:“角色的转换可能会让你们感觉到有些措手不及”。(禾禾12)
呼唤更多“根叔”
◎有人曾这样说:“做领袖的人有两种,一种使人慑服,一种使人悦服。毫无疑问,教育工作者应当使人悦服,而不是慑服,因为教育的出发点是爱。”(很想念她)
◎当所有人不“根叔”的时候,“根叔”就成了一个专有名词。其实,“根叔”是个形容词,只是很多和“根叔”同一个身份的人是意外。(木水木乔)
◎这种在学生面前不摆出高高在上的架子,和学生打成一片的做法,不同样值得其他校长、老师学习吗?现实中,又有多少校长、老师能这样随便,让学生没有距离感呢?(seven5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