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 我不想做普通人
记者:你怎么回答你妈妈的?
小非:我说我做不到,我不想做普通人!
记者:不想做普通人的想法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小非:初三时就有了吧,当时写过一篇作文,大体意思就是“整天和懒惰、平庸、自甘堕落的人在一起,浑浑噩噩地生活,将来死了以后,连自己的孙子都不知道我叫什么名字,我不想这样”。
记者:从那时开始就想要经商了吗?
小非:我是一个农民的孩子,要“上位”太难了,现实就是这样,我想通过挣钱来改变自己的处境。
记者:听说你上高中的时候就卖过小食品。
小非:是,用三毛三批发来小食品,然后五毛钱出售,每个星期都能挣几百元,总共挣了好几千,当时有好几个学生都在经营这种“小本生意”,但都先后“倒闭”,赚钱的只有我。后来学校清理“小商小贩”,我也被清理了。
性格 承诺比脸面更重要
记者:你觉得你高中三年虚度了吗?
小非:没有。我这个人重承诺,说到就要做到。我曾告诉同学,每天早上5:30起床,说出这句话以后,我就这么做了。冬天我起床后跑步,夏天我起床后就在路灯下看书,书看的当然是商业类书籍或者《厚黑学》,天天如此,书已经被我翻得破旧不堪。虽然没有学到课本知识,但我也没有虚度光阴。
记者:你非常注重你的承诺?
小非:是。高二时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以后如果不能说到做到,就当着全班同学自打10个耳光。后来有一次,我说出的事没有做到,在全班集会时,我走上讲台打了自己10个耳光。
记者:走上讲台的时候难堪吗?
小非:非常难堪,但我觉得,一个人的承诺比面子更重要。做人,做生意都是这样。
现状 16天换了3个工作
记者:现在你在做什么?
小非:普通的打工者,16天换了3个工作,都是在酒店工作。还有好奇的网友或者记者给我打电话,问我是不是在搞传销,这怎么可能?
记者:出来打工觉得艰难吗?
小非:我本来就有吃苦的打算,来上海时带了800元,下车后不久,我就被骗了200元。现在寄宿在表哥家里,他不反感我的零分举动,让我认准路就坚持走下去。
在上海我只打过一次车,花了几十块钱,此后,我只乘坐公交车和地铁。初到上海,不了解“行情”,我就像在老家的小饭馆一样吃了一顿饭,居然花了五六十块钱,那也是截至目前我在上海最奢侈的一顿饭。有一天我去找工作,回家时太晚,地铁停了,我就在公园的长椅上睡了一晚。
理想 我的梦想就是挣钱
记者:你既然有着自己的一套经营和管理理念,为什么不愿从最底层的职业干起?
小非:没有时间了,我现在就有一个项目,如果晚了,商机就错过了,机会就丧失了。
记者:能不能透露具体是什么项目?
小非 (犹豫了一会儿):一个浪漫的项目。我已经做好了详细的策划。
记者:有没有人和你联系?
小非:有,而且还不少,我问他们能投入多少资金,他们说几百万,我邀请他们面谈时,他们就不吭声了,我觉得这些人都是一些好奇的网友。但也有人愿意和我面谈,其中一个老板说这几天来上海,和我面谈。
记者:如果你一直没有等到投资呢?
小非:如果这个项目最终没有人投资,我就想找个一个破产或者倒闭的企业,用半年的时间让它盈利。暴发户有什么不好吗?一个人的梦想或者说理想实现了,他就成功了,我的梦想就是挣钱。
对比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炒作
记者:你觉得你是在炒作自己吗?
小非:出名不是我的目的,引资才是。但事实上我已经出名了,确实吸引了大众的眼球,所以我不知道这算不算炒作。
记者:你现在在网上也算是名人了,你觉得你和网络红人“凤姐”、“芙蓉姐姐”一样吗?
小非:不一样,“凤姐”其实是个很聪明的人,她依靠自己的言行,将自己炒作起来后,依靠“出场费”就能挣钱,但我觉得她聪明得有些过头了,我以后还准备结婚呢,不想搞得连媳妇都找不到。
记者:有公司想借你的“名人效应”吗?
小非:如果有公司想要借我的“名声”来发展,我不会介意,但前提是你要投资我的项目。如果我们可以“双赢”,我不在乎,别人说我炒作,我也无所谓。本报特派上海记者 何杰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