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大二理科学生做小升初奥数题竟得零分(图)
http://news.hsw.cn    来源: 大洋网-信息时报   2009-08-11 15:32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醉酒男子驾奥迪车上铁路行百米逼停火车
醉酒男子驾奥迪车上铁路行百米逼停火车
浙江多地遭遇冰雹 最大直径超过2厘米
浙江多地遭遇冰雹 最大直径超过2厘米
 
日本环球旅行者在武汉失窃自行车被追回
日本环球旅行者在武汉失窃自行车被追回
·“叙利亚之友”会议今在突尼斯举行 中俄将不出席
·广东拆除钉子户住宅 业主强拆过程中妥协
·成都交警称纳税人交的钱跟我没关系 被离岗培训
·英国一女记者及法国摄影师在叙利亚遭炮击身亡
·英国媒体:叙利亚下令对入叙记者格杀勿论(图)
·17岁名校生为摆脱学习压力弑母 事后称“不后悔”
 

      50名大学理科本科生做了奥数网上和去年民校小升初的两套奥数题目,结果很多人都是仅仅合格。

  “我很认真做的,怎么会全错了!”做完广州学而思奥数网上的一份小升初奥数题目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生物系大二学生小吴哭丧着脸说,他做的奥数题全部错误,得了个咸鸭蛋。

  做了去年十三所民办初中入学的奥数检测题后,华师数学系的小方看着自己最后刚过60分的结果,也傻了眼。

  是什么样的题目难倒了大学生们?中学、大学里的数学专家、老师认真研究了大学生们做的“小升初”奥数,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些题目让学生做,只会越做越蠢!

  为了解这些本来给升初中的小学六年级学生做的奥数题目的难易程度,记者组织50名大学理科本科生做奥数网上和去年民校小升初的两套奥数题目,结果不少学生仅仅合格。

  大学生:

  做奥数好吃力啊

  记者让50名广州高校的理科本科生做2006~2008年十三所民办初中入学的奥数检测题,按考试时间进行了测试,最后平均分是79分;而这些学生在做广州学而思奥数网上的小升初奥数题目后,平均分是65分。

  对此,华南师范大学统计系大三小李同学表示,这种程度的奥数对小学生来说难度无疑是有点吃力,有些问题根本就需要初中或高中的知识来求解。“太难做了,有些我也不会!”

  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系阿明同学则称这比大学的编程还难想,搞个BGP协议还没有这么烦!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数学系小蔡则表示:“完全被吓到了,题目很难,有故意刁难之嫌!小学奥数根本是在浪费小学生生命,还不如多开展创新性科学发明。小学生打好基础最重要,没必要每个学生都进行拔高训练,这样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专家评鉴:

  怪、偏而且出题错漏多

  专家们评鉴表示,相对奥数网上的题目而言,2006年至2008年民办初中新生入学的奥数题目相对容易,但这些题目理科大学生却也做得错漏百出。对于进入民办初中就读的择校生而言,这难倒大学生的题目,恰是他们的入学门槛之一;而且,今年,参加公办学校择校竞逐的学生,也大多是有奥数、奥英特长的学生,记者采访一些小升初学生得知,他们经常上广州学而思奥数网,时常参照练习里面的题目。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黄志达看完这些题目后感叹:“奥赛班总体来说不合适办的,数学题目如汪洋大海,有很多,没必要每个题目都做去想去练,这些题目只会越做越蠢!我不反对极少数尖子做这种题,但大量办班我是反对的!”

  他认为,奥赛班主要少数尖子生去报读、参加比赛就可以了,普通学生没必要花太多时间做大量怪题目,很多题目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是一通百通的,明白一条规律就好,没必要每条都去练习。

  广州市第十六中学高中数学科科组长关锋也认为,奥数题目是给百分之几的数学特长生做的,这些小升初奥数题目的问题,已经不是超纲、不适合小学生程度做的问题,而是与所有中小学数学教学基本上都脱了节!

  “即使是初中生、高中生,也不见得就会做小升初的奥数题,因为奥数题目注重偏题、怪题,让学生钻牛角尖,那不一定就是初中、高中数学课程学到的内容,只适合百分之几的极少数数学特长生做。这些奥数题目做得好,也不一定就能学好常规在校数学课程,二者无关联。”关锋老师说。

  他还表示,奥数班应该是中国特有的怪像,“全世界都没有奥数班,只有中国有。要不是学奥数有利于升学,我相信99%的家长和学生都不再学奥数!”

  下一页:专家解析试题

 

 [1] [2] 下一页
编辑:陈晨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