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路本 报记者董国梁摄
4月8日在北京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中华儒商总会秘书长卢路还称要把儒商总会的慈善事业做得更好。然而会后,卢路即宣布辞职。
昨日,有媒体报道,中华儒商总会秘书长卢路已经辞职。本报记者就此致电卢路。在电话中,卢路称:"我是在4月8日正式提出辞职的。"而对于本报记者所提出的"辞职的原因是什么"等问题,卢路不耐烦地说道:"我不想再说什么,我做了那么多的好事,都被媒体写成了坏事。我不想再回答任何问题。"说完之后,卢路就把电话挂断了。
而在当日记者招待会上,卢路在回答媒体"如果不收取任何费用,儒商总会是如何运行,如何支撑每场活动的费用"等问题时,语气稍显不快,"是我卢路私人出钱的,就这么简单。我私人出钱有错吗?"而对于儒商总会对成为其领导层和成员"明码标价"的问题,卢路则以一句"我不知道"简略带过。
本报记者裴京
记者说话
秘书长辞职了,"承诺"不应缺位
虽然卢路宣称自己已经辞职,但其身后留下的一堆问题,尤其是已经公开承诺,但尚未到达的捐赠,不能随之缺位,不了了之。
卢路称自己是清白的、中华儒商总会是真的在做善事。但如何检验慈善捐赠是真还是假,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标准,就是言必行,行必果。
4月8日,中华儒商总会召开记者招待会,就相关情况进行说明。之前一天,中华儒商总会也在官网上发表文章,卢路也表达了自己做慈善却不被认可的心情。这种坦诚态度值得提倡。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从来没有反对过任何人、任何机构积极推动慈善的行为,即使是微慈善。我们始终反对和希望揭露的是那些不透明、不规范的"伪慈善"。
慈善之事,其实要自证清白很简单,就是透明和行动。只要作为组织大家慈善捐赠的中华儒商总会敢于晒账本,公布近些年收了多少钱,捐了多少钱,才能让大家相信其没有"生意"之嫌;而只有将给包括陕西乾县一中在内的数千万、数亿的捐赠真正到位,才能让"捐赠时吹牛皮只要不吹太大就行"的表演有所收敛。
我们相信,真正的慈善不是喊几句口号、说几句大话就能实现的事。无论中华儒商总会有多少给自己辩驳的理由,其要自证清白,给公众一个交代,就必须采取实际行动,将自己承诺的捐赠全部落实到位,到那时,才是中华儒商总会真正清白之时。太多的口水没有意义,秘书长辞职也证明不了什么!
五个疑问追问卢路辞职
卢路辞职了!作为中华儒商总会秘书长的卢路,尽管辞职但仍存诸多疑问,事实上,这些关乎“慈善”的疑问也并不因为卢路的辞职而彻底结束。或许,只有进一步完善法律,将慈善纳入透明的监管环境,我们的慈善才能健康发展。
1问
卢路突然辞职有没有履行相关程序?
据称,卢路是在4月8日辞去中华儒商总会秘书长一职的。然而,卢路的辞职是否符合程序?是否符合中华儒商总会的章程?卢路的辞职是否经过了理事会的批准,有无会长的同意?还有,有没有经过必要的审计?
据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秘书长王庆生介绍,作为一个协会的秘书长如因换届或者其他原因辞职,那么要依据社团章程履行一定的程序。一般来说,肯定要经过常务理事会的研究,要得到会长的同意,如果有主管部门还要进行备案登记。即使是纯粹的民间社团,也应履行章程所规定程序,只不过不需要主管部门的备案而已。是否需要审计,主要看该秘书长是否经手财务,如果是,那么肯定要审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