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11年,用镜头构建“生态数据库”

来源:西安晚报 时间:2025-08-22 07:26:16 编辑:张佳萌 作者: 版权声明

风景优美的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

  8月19日清晨,当天际刚刚泛起鱼肚白,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的鸟类监测员李赟和同事已背着重重的监测设备,前往湿地保育区的湖心岛。那里,栖息着许多珍贵的鸟类。

  为了监测鸟类觅食、繁育、迁徙等情况,李赟和同事常常凌晨出发,深夜才归来。

  “湿地保育区是公园专门为鸟儿打造的‘安全栖息地’。这里禁止游客进入,许多鸟儿在这里的湖心岛筑巢安家、繁衍。”李赟一边说一边举起长焦镜头,对着从岛中飞出的2只白鹭,拍下了它们自由展翅的身姿。

  不远处的湖面上,几只斑嘴鸭悠闲嬉戏;岸边草丛里,一只苍鹭气定神闲地伫立着。李赟一边按动快门,一边轻声报出鸟类的数量、名字及行为等,方便同事在监测记录表上详细标注。就这样边拍边记录,4公里的监测路线,他们要走2万多步。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吸引了不少鸟类在此安家

  这一走,就是11年。多年来,李赟和同事用镜头构建起“生态数据库”,为公园管理团队完善公园生态保护措施提供了数据支撑。“我们监测到不同鸟类对水位的高低要求不同,管理团队就在某些区域打造浅滩、某些区域加深水位,以此来满足不同鸟儿的需求。园区还精心规划并种植了大量适应本地生长的树种,为鸟儿提供了源源不断、种类繁多的天然美食。”李赟说。

  西安位于我国候鸟迁飞通道的中部,是众多候鸟迁徙途中的中转站、歇脚点。近年来,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坚持“生态建设,保护优先”原则,编制了《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办法》《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规范。同时,积极联合相关科研机构,利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对湿地生态系统的水质、气象、植物物候和鸟类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为鸟类等野生动物打造适宜栖息地。

  鸟类监测员李赟(右)和同事用镜头和望远镜观测、记录鸟类情况

  据了解,这座占地面积4700亩的湿地公园内有大小岛屿100余座,生长着193种植物,植被覆盖面积达160万平方米,吸引了151种鸟类“安家”,鸟类最大观测量达上万只次。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中华秋沙鸭、彩鹮等。每年,规模最大的越冬鸟类—普通鸬鹚在公园成群飞翔的精彩影像,都记录在李赟和同事的镜头里。

  李赟说:“鸟类对环境非常敏感‘挑剔’。这每一声鸟鸣,都是西安生态持续向好的晴雨表。”

  文/记者 南江远

  图/首席记者翟小雪 实习生张佳瑞



来源:西安晚报

相关热词搜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