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从陕西省气象局获悉,2025年三伏从7月20日持续至8月18日,为期30天,期间我省大部遭遇持续性高温酷热天气。全省平均气温27.2℃,较常年同期偏高2.4℃,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热,陕北南部、关中、陕南中西部等地共47县(区)为同期最热。
监测数据显示:三伏期间陕西高温强盛,多项指标破纪录。全省共82区(县)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23区(县)日最高气温超过40℃,旬阳、紫阳、石泉、安康4区(县)最高气温达42℃以上,最高42.5℃(旬阳,7月29日)。22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平)历史同期(月)极值,其中紫阳、石泉、留坝、南郑4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平)该站历史极值。全省40区(县)高温日数达15天以上,共24区(县)高温日数为历史同期最多。
三伏期间共出现3次区域性高温过程,其中7月23日-8月7日特强高温过程综合强度为历史最强,其持续时间历史最长、35℃以上高温站次历史最多、40℃以上高温站次历史第三多。
预报显示,受低层切变和副高外围暖湿气流影响,预计未来三天陕西多阵性降水,部分地方有小到中雨,局地大到暴雨,降水期间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西安市气象台8月22日16时发布天气预报:预计8月23日中午到前半夜全市有小到中雨,南部区县局地大雨到暴雨。
西安“局部降雨”具像化
专家揭秘形成原因
“终于看到了什么是局部降雨!”“局部降雨被具像化了。”前几天,网友在南五台景区拍到了西安局部降雨的景象,犹如天空和局部地区之间形成水柱,煞是壮观。
8月22日,西安市气象局首席预报员乔娟介绍说:“这种就是天气预报中常听到的‘局地有阵雨或雷阵雨’,主要由大气不稳定、水汽条件及抬升触发机制共同作用导致。”
乔娟表示,当大气处于“上冷下暖”的不稳定层结,同时拥有充足的水汽时,抬升触发就是影响局地出现降雨的重要因子,常见的局部触发因素包括:(1)地形抬升:气流遇到山脉等地形时,被迫沿山坡向上爬升,在迎风坡形成对流雨,如南部山区午后常出现的雷阵雨。(2)地表受热不均:不同地表(城市建筑、农田、水域)的受热速度不同引发小范围环流和上升气流,如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区空气更易受热上升形成小范围降雨。(3)局部气流扰动:地面风的汇合,不同方向的气流在某一区域交汇,空气被迫上升形成降雨。
“阵雨或雷阵雨之所以呈现‘局地性’,是因为触发空气抬升的因素通常仅影响几公里到几十公里的小范围;同时,形成降雨的对流云团本身水平范围也只有几公里,且生命周期较短,从形成到消散往往只有几小时。这使得降雨集中出现某一区域,持续时间也相对较短。”乔娟说。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毛蜜娜 通讯员 郭杨 刘延莉
西安三日天气
今天 阴有小到中雨 25℃~31℃
明天 阴有小雨 24℃~30℃
后天 多云 26℃~33℃
编辑:唐港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大河奔涌万象新|岳增光:黄河边的“成长”故事 下一篇:陕西工艺美术大师寄玉雕受损 3万保价仅赔6000元?媒体介入后赔偿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