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路在记者招待会上 本报记者 裴京 摄
新闻回顾
从3月30日至4月2日,本报连续刊发了“中华儒商总会被疑诈捐”系列报道。其中3月30日在A20、A21版刊发了《号称组织会员捐了5600万,实际到账30万 中华儒商总会被疑诈捐》、《五大疑团追问中华儒商总会》;3月31日在A4版刊发了《中华儒商总会到底给乾县一中捐了什么?3900万捐款只到账10万》;在4月1日的A3版刊发《未在大陆合法注册收钱用秘书长妻子账户》、《中华儒商总会:一周后开说明会》;在4月2日的B3版刊发《陈光标否认担任过中华儒商总会名誉主席》等系列报道。新浪网、搜狐网、凤凰网、腾讯网等16家网站全文转载本报报道。
就本报报道的“中华儒商总会被疑诈捐”事件,中国儒商总会称在4月8日上午举办情况说明会,不过在7日中华儒商总会的官网上,就已经有了一篇“中华儒商总会卢路秘书长破解:华商报-华商网‘五大疑团’”的文章。文中卢路称中国儒商总会“香港注册,大陆运营”。而昨日卢路就本报质疑举行专题记者招待会,一些关键问题还是没有解释清。
新闻追踪:
中华儒商总会被疑诈捐 号称捐3900万实际到账30万
中华儒商总会被疑诈捐 号称捐3900万实际到账10万
中华儒商总会被疑诈捐追踪 收钱用秘书长妻子账户
中华儒商总会就诈捐事件回应 自称一周后开说明会
中华儒商总会被曝未合法注册 陈光标或是名誉主席
铜 像
“孔子铜像”到底价值几何 未予回答
卢路把“捐赠孔子像是否成为中华儒商总会的‘生意’”,作为第一个疑团来说明。
新闻背景:
在2011年8月,中华儒商总会向我省乾县一中捐赠高3.8米、重2.5吨,号称价值人民币50万元的“孔子铜像”一尊。其官网资料显示,3年内要向中国大陆100多所高校捐赠3.8米高的‘孔子铜像’100个。记者质疑其“明知‘孔子铜像’价值没有那么多,为何还说价值50万?”
卢路说法:
如果是“生意”,按照商界的规律,我应该是先找到给我捐赠款的人,用钱去购买孔子圣像,然后再决定给某个大学捐赠。我捐赠2年多来,从来没有一个人给我捐赠过孔子圣像的制作资金,我也没有找过任何人要求他们为我捐赠孔子圣像的资金。
记者调查:
卢路称“从来没有一个人给我捐赠过孔子圣像的制作资金”,但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时候,曾明确表示,“一部分孔子铜像为其他会员、会长等企业和人员捐赠。”
对于“明知‘孔子铜像’价值没有那么大,为何号称价值50万元”这个问题,卢路并没有正面回答,仅声称“你自己去花钱做一个3.9米高、3吨重的孔子像,就知道多少钱了”。
而此前记者了解到西旅集团大晟青铜文化艺术品公司一位负责人的说法,如果铜像全部以铜为原料,2.5吨铜大约价值15万元,再加上塑形等费用,总造价不会超过30万;玻璃钢的造价约为10万元。另外,卢路说没卖“孔子铜像”,这不是生意,但其并未否认是否存在以捐赠“孔子铜像”来获得“名声”和“关系网”,进而招徕“会员”,“拍卖”商业头衔和组织商业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卢路这次改口用了“孔子圣像”的说法,而不再是此前的“孔子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