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网7月4日报道 富士康涨工资了,不少员工却打起了退堂鼓。
张翼文现在还是深圳富士康40万工人当中的一名普通车间工人。“一个月后可能就不是了。”张翼文对记者说,“如果还是这种状况,下个月我就要走人了。”虽然加了基本工资,张翼文6月的实际收入却比以前减少了近1/3。
据本报记者在珠三角的调查,富士康涨薪事件确实刺激了很多企业和工人,关于企业涨薪的传言甚嚣尘上,而真正涨薪的企业寥寥无几。即使在压力下宣布了提高工资的企业,工人的实际获益也大打折扣。
长期研究东莞经济的中山大学教授林江刚刚在东莞进行了调研。据他的调查显示,东莞企业平均可以承受的涨薪幅度为3%-5%,最好的企业也只有10%左右。
日前,广东省政府办公厅不得不牵头,联合外经贸厅、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等部门调研珠三角企业的用工环境,以应对可能进一步加剧的“用工荒”。
涨薪打折扣
富士康在上个月初公布了看起来诱人的涨薪计划。
在富士康做研发的胡杰只知道一线工人的基本工资上调了,而他不知道的是,工人的真实收入却在大幅度的下降。“6月开始我们的收入会下降很多。”张翼文说。
张翼文进入的第一个月工资加加班费总共1900多元,6月是小张进入富士康的第三个月,因为加班费少,收入只有1300元了。
收入减少的原因是,从5月开始,富士康开始控制加班。4月一个月,张翼文加班时间达到了110个小时,这个月他超过1000元的工资来源于加班。此后,可以加的班越来越少,“6月只加了十几个小时的班。”张翼文说。
东莞厚街镇一家玩具厂的工人对于涨薪的话题也表现得很失望,“老板说给涨200元工资。”工人陈华元对记者说,“但是从此之后每月要扣150元的伙食费。实际上我们只涨了50元。”
据本报记者在珠三角的调查,尽管有少部分企业跟随深圳富士康涨了工资,但涨薪外表光鲜的背后实际隐藏着苍白。佛山市一家汽配厂的工人董慧明就遭遇了“被涨薪”。“涨薪前我们的基本工资是850元,全勤奖80元,涨薪后我们的基本工资涨到了920元,但是没有了全勤奖。”董慧明说,“实际是明升暗降。”
富士康的很多员工都注意到了一个变化:富士康宣布加薪之后,正常工作的工作量也增加了。“以前一个小时做15片零件,从6月开始每小时要多做一两片。”张翼文说。张翼文对此有特别的感受,因为他3个月前一进入车间,就注意到了机器上明确标明的“每小时可加工12.8片”。
据胡杰介绍,工作量的大小主要看订单,如果订单量大,时间紧,工人的工作量会加大。“控制加班,增加正常工作量,很明显是在控制用工成本。”他说。
而中华全国总工会近期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在过去5年内未增加工资的工人数占23.4%,提高工人工资势在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