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决策咨询委委员、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名誉院长何炼成认为——
何炼成:“中国是大国,还不是富国强国”
在上周六,“陕西省经济学学会2010年会”上,省决策咨询委委员、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名誉院长何炼成在发言当中提出自己的思考,在他看来,“中国已经是个大国,但还不是富国、强国”。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很大的发展,生产连续30年得到较大提高,全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入中级阶段,人民生活水平逐步进入小康社会,堪称“盛世”。但何炼成看来,仍存在不少问题,前景不可盲目乐观。
何炼成谈了自己的8个理由,其一,虽然我国的GDP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三位,但是人均GDP却在全世界90位左右;其二,根据联合国贫困线标准,我国现在处于绝对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尚有5000~6000万,处于相对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将近2亿人;其三,我国每年用于教育方面的经费,至今未超过国家财政支出的4%,与发达国家比差距很大,与发展中国家比还不如印度;其四,我国的财政对于医疗卫生的支出仅占我国年GDP总量的1%左右,占到当年财政支出4%左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仅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水平;其五,根据通用的基尼系数来说,用来衡量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平均程度,我国近20多年来,长期居于0.4%以上,说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极端不平衡,贫困人口偏大,这是违反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其六,我国人均GDP虽然已经初步达到3000美元,但与发达国家比相差一倍甚至几倍,也不如欧美一些发展中国家;其七,三次产业的比例仍不协调,第一产业比重仍然过大,第三产业比重仍然较小,说明我们的经济还比较落后;其八,根据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指出,“按照历史经验来估算,中国21世纪晋级发达国家的概率为4%”,虽然估算只是一种预测,但是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任务是长期的、艰巨的。” 华商报记者 韩博强
省党校钟卫国教授预测——
陕西经济要赶上全国还得7年
会上,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钟卫国教授预测,“陕西经济要赶上全国还得7年时间!陕西消费赶上全国还得17年!”
陕西GDP增长速度近五年来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GDP占全国的比重从2005年的2.13%提升到了2009年的2.44%,五年提升了0.3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062个百分点。同时陕西人均GDP也达到了2009年的21732元,为全国平均25120元的86.51%。
应该说这份成绩单,还算让三秦父老满意,但是横向相比差距仍不小。钟卫国算了个账,2009年末陕西省常住人口为3772万人,是全国2009年末总人口133474万人的2.83%。假设未来陕西人口在全国的比重不发生变化,那么按照2005年到2009年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每年提高0.062个百分点预测,陕西要达到和其人口相适应的经济规模及其比重,还需要经过6-7年的不懈努力,即在2015-2016年达到当时的全国平均水平。
陕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GDP的比重极低,一直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4个百分点。从2006年至2009年4年中,陕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分别为:1.99%、2.02%、2.08%、2.15%,平均每年仅提升0.04个百分点。同期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0.1%、71.2%、73.39%、76.21%,平均每年提升1.53个百分点。
钟卫国认为,依此速度,假定人口比重维持2.83%不变,陕西要达到和其人口比重相适应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人均,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还需要17年的努力奋斗。 华商报记者 韩博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