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高温法规”滞后,劳动者权利维护举步维艰
主持人:虽然各地大都发过关于高温酷暑停工的通知,但在建筑等领域很少落实。表面看这是劳动单位的不服从不执行,其实也有无奈,目前中国低收入劳动者仍有大部分使用计时工资,如果他们停止工作几个小时或一天,收入也必将减少,这对于他们个人或家庭的生存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宁宝(律师):我国目前实施的“高温法规”仍然是1960年7月1日颁布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该法规已经不适应当前劳动者权益保护的要求,此外,该法规在高温下劳动者能否放假、如何补助等具体法律方面还是空白。目前,在高温下作业的劳动者人数众多,且工种繁多,包括冶金、保洁、建筑等行业,而这些行业的劳动者普遍收入较低、文化程度不高,所以需要相关立法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韦永峰(市民):不仅仅是立法滞后,在法律执行上也存在问题——— 往往得不到保护的都是弱势群体。比如说国企,大都有比较好的工作条件。受高温影响大的都是些保洁员、建筑工人等弱势群体,他们被切割成一个个个体,没有办法发出自己的声音。在这个过程中,本应发挥作用的工会确实表现不佳。
赫琳(公司职员):目前全国大范围内出现高温现象,北京、广州、长沙等地也及时对本地降温津贴发放标准作出了相应规定。但是绝大多数劳动者对降温津贴这一概念还是处于空白状态,甚至很多人以前不曾听说过降温费,更没有领过津贴。也就是说,即使法律有了相关规定,即使政府部门颁布了相关条例,如果缺少可操作性,缺少日后监管,企业经营者必定依然如故,在强势的老板面前,民工仍然没有底气争取高温停工、防暑降温的权利,最终还是忍气吞声,不了了之。
曹鹏:目前提出的解决意见基本集中于两个:一个是补贴,一个是一定温度下停工。这两种意见貌似挺有道理,但我都不敢苟同。发补贴的呼声很高,其实潜台词是要增加收入。但是,老板会不会给呢?因为,即使真有了较完备的有关高温补贴的法律规定,老板们也很容易安全规避的,他可以压低基本工资,很容易就能弄出一个高温补贴的名目。总之,这与“高温下劳动者保护”的主题风马牛不相及,实质其实是工资定价的问题,可是由公权力来干涉一个企业的定价问题明显是很不效率的一种做法。再说停工的意见。立法者怎么知道某个工种在某个温度就不能继续工作了,如果他似懂非懂搞一刀切,害得另一部分还要工作的人收入减少,人家找谁说理去?据说有地方已有规定,因高温停工工资照发!这种不符合市场规律的办法,岂能长久?遇到问题就建议立法就是一种扯淡的论调。
韦永峰:我反对。法律具有社会规范性,否定立法是不可取的。超过一定的温度,应该立法禁止室外作业。不从法律上来完善、明确,怎么解决?毕竟我们是一个法治社会,什么事都要做到有法可依。工人自救是一个方面,但不能免除政府的服务职能,否则,政府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4、酷暑天气下的自救与他救
白秀兰:这几年我们陷入一个误区,认为任何权益受到损害都可以用钱补偿的,但其实很多权益是没法用钱补偿的。高温防护的眼睛都盯着高温补贴,但是不是我们把高温补贴提高了,多发一块两块,就可以心安理得地让工人们在高温下继续工作?
曹鹏:高温天气会对某些工种的劳动者带来伤害毋庸置疑,但如何应付呢,我以为自我保护是首要和根本的措施。谚语有云,自救者天救。自己没有这个意识,自己不学习掌握相当的防暑知识,自己不及时采取适当保护措施,有再多的补贴何益?停工放假又有何用?我并不否认政府和社会可以有所作为,但更应该强调辅助动作。比如,兴建各种消暑公共设施,引导鼓励用人单位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安全水平等等;而社会方面比如媒体、义工组织可以在传播科普知识教育大众方面大展身手。
原朝阳(青年学者):目前法律规定可操作性不强,政府可以考虑通过制定公共政策和相关规定来解决。细化有关法规和规定,监督用人单位的执行情况,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及其负责人依法进行追究。另外,还要注意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蔡晓辉:在应对高温中,低收入群体不仅物质贫困,同时也面临着权益贫困。高温天气持续中,各地相继出台了一些民生保障措施,但如果没有一部强制性的防暑降温立法替代那个年过半百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来保护普通劳动者的高温权益,同时加强工会和监察部门的力度,那么,很多规定在实施中会成为一纸空文。
主持人: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基本可以达成以下共识。为了避免高温给劳动者造成伤害,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当下至少应该从三个方面努力:一是让劳动者掌握自我保护的知识,包括个人身体层面避免中暑的常识和社会层面维护自我权益的常识;二是用人单位必须提供有效措施保护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的劳动者;三是立法部门与政府部门应尽快出台适应当前需要的“高温法规”,对不遵守法规不给劳动者提供有效保护的用人单位监督和追究。
今天话题讨论就到这里了,可是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工人的保护问题任重道远,高温保护不过是冰山一角,但不能因为难度很大就放弃努力。一个国家保护不了劳动者的利益,是无论如何说不过去的。所以,我们没有理由退缩、放弃,套用刚才一位先生的话说,只有公权部门勇敢站出来“战高温,斗酷暑”,民众尤其底层民众才能免于带着血泪“战高温、斗酷暑”。论坛采写及现场主持 田德政 曹旭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