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西安提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是令人兴奋和鼓舞的。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了,这条路还很长,我们想要走的更快更远,就必须卸下这座城市背负的太多包袱,城市顽疾犹存、文化定位何在、市民是否幸福、国际化该谁受益……
我们不狂妄,我们也不自卑,我们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勇气和智慧。随着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机遇,我们要善于用自己的长,更要敢于揭自己的短。

西部网讯(记者 冀楠)城市交通是现代城市集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交通问题日益显著,如何使城市交通系统运行的更加有效、成本更加低廉、市民出行更加方便,成为城市交通建设的根本目标。
西安市作为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人口密集、活动频繁、设施集中、用地紧张等特点,反映在交通上则表现为人多地少、车多路少, “求”大于“供”的基本矛盾突出。如何解决好城市交通问题,对于西安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的意义。而这些问题,也是市民普遍关心的焦点问题。
焦点一:公交车又慢又挤 司机脾气还不好
有数据显示,西安市公交车占出行方式的64。19%,出租车占5。41%,步行占23。65%,可以看出,公共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西安的公交系统承载的客流量大,在整个城市的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与此同时,人们对其意见也较大。有调查显示,接近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公交车运力不够,导致车上十分拥挤,不能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在运行方面,25。78%的受访者对于“急起急停”意见较大,认为“司机态度不好”、“线路不合理”的人也不在少数。公交车的运力问题、运行规则问题亟待解决。
整体来说,占用道路空间资源较高的私人交通趋于增加,而占用道路空间资源少、运输能力大的公共交通运量增长缓慢。效率低的交通方式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高效运输方式所占的比重趋于萎缩。
焦点二:私家车太“肉” 出租车太“疯”
对于这一点,很多市民都是感触颇深,无论是公交车、私家车还是出租车在路上随意变道、逆行、停车的现象时有发生。市民在街上时常可以看到,一辆数米长的公交车停在马路上上下乘客而非靠在道岩边,而技术过硬的出租车在车队里来回穿梭,私家车主在绿灯都亮了五六秒了车还纹丝未动。出租车嫌私家车“肉”,私家车嫌出租车“疯”,在这几个不同的车辆群体之间,也有着如此的抱怨。
有调查显示,接近三成的市民对于车辆抢道、急停等现象表示极大不满。记者也曾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对其交通情况进行观察,发现其交通压力虽然更大,信号灯等候时间更长,但是机动车行车却很“规矩”,简单地说,你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几个不同车道上的车成线形排列,但是在西安的很多街道上,有时候会发现几个车道上的车是混排的。
相关新闻:网友亲测西安打车难 发帖七建议献对策(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