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互助路 专 题 天 下 社 会 图 片 娱 乐 体 育 视 频 论 坛
华商网>新闻>华商评论
走出“一手筑堤一手养蚁”的治水怪圈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0-07-24 12:11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10658000定制,3元/月!

  水患形势不见好转,或许还会更严峻。

  南方洪涝已被打上“近10年损失最惨重洪灾”的标签,专家又在警告北方也可能发生特大洪水。

  有史以来,水患侵扰从未消停过,其间也涌现出了不少彪炳史册的治水功臣和过硬工程,但今天,我们仍难排解其扰。不过,与1998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暴雨灾害大都不是由于江河湖水泛滥造成的,属于暴雨内涝。”据报道,有100多个县级以上城市一度进水。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而今,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大都市到小县城,上百座城市的良心,没能经受住考验,这让人何其痛心。

  一个应该拷问的命题是:我们所遭受的,是不是必须要遭受的?或许首先要承认,水患作为“天灾”,本身有其规律,在地理气候等不可控因素的作用下,我们有些时候被迫赤膊上阵、保卫家园。但不能忘了,我们还有战天斗地 “改造世界”的一面,从古到今,中国人一直都在致力于构筑三道“堤坝”,以守护“城市的良心”。我们守得又怎么样呢?

  治理水土流失,以控制水患发生的频率和强度,这是第一道防线;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疏堵并举,这是第二道防线;修缮城乡排涝系统,这是第三道防线。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事实证明,三道防线在有些地方“溃不成堤”甚至形同虚设,我们至今都不能摆脱逢雨必涝的厄运。盖因我们一手筑堤坝,一手又有意无意地培养了各种“蚂蚁”,这直接导致了水灾面前“防线”的脆弱。

  先说治理水土流失,且不提那些数据上漂亮的造林形势一再被捅成窟窿,说明我们做“加法”不在行,做“减法”则堪称高手,如此相形之下,就更令人唏嘘不已,如今诸多“千湖之城”、“百湖之城”早已徒有虚名,在利益的驱动下,湖泊、河流被无情地挤压而一再缩减,直至消失,已非个案。

  再说大型水利工程与国外许多大江大河百年一遇的标准相比,国内大多数只达到了10-20年一遇,一般中小河流的防洪标准则更低。除去防洪标准过低,也不乏质量差劲者。6月21日已6次大修的江西唱凯堤决口,真对不住那美丽动听的名字,哪里是唱凯堤,分明就是“豆腐渣”!“豆腐渣”害人久矣深矣,以至于每座堤坝都无辜受牵连,坦白地说,在三峡大坝终于通过首次 “大考”后,不知有多少人长出一口气,这里面包含着多么复杂的情绪和判断。

  提到城乡排涝系统这道防线,则更加糟糕。谁能想到广州市区城市排涝系统竟然“一年一遇”,难怪半个月之内羊城两次变“洋城”!一根只能喝中药的吸管,无论如何都无法承担游泳池进出水的任务,何况,要作为排泄动辄“X年一遇”的洪水,根本就派不上用场。这就是如今城乡排涝系统的一个缩影,此种摆设,也活该被赣州宋代“福寿沟”羞辱了一番。

  如果每一道“堤坝”上,都爬满了不少“蚂蚁”,“溃不成堤”、逢雨必涝,也就不再稀奇。我们丝毫不怀疑国人战天斗地的决心和实力,在堪称无往不胜面前,甚至完全可以保持战略上轻视的姿态,只是当看到江西丰城卫生局长抗洪期间公款旅游、广西部分水库无人值守的报道,有必要提醒——— 在战术上,仍需要超越以往的重视和倾力,如果任由官方做派与制度安排上也爬满蚂蚁,关键之时又能指望谁来守堤?

  洪水面前我们大力筑堤,但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却在肆意地养毁堤的蚂蚁。在城市建设中“重地上、轻地下”,而地上,又“重开发,轻保养”。利益的推土机强碾之后,连人们安身自保的空间都被大大压缩了。对此,不能不检讨,不是为了显现谦卑的姿态,而是一再重现的洪涝灾害,逼迫我们去反思,怀着一份愧疚之心。

  验证一个地区或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一场雨足矣!检验一个国家和民族治水的成败得失,一场雨亦足矣!持续暴雨过后的狼狈和惨痛,清晰可见今人治水逻辑的矛盾和利益的撕扯。无论如何,一手筑堤,一手养蚂蚁,万万要不得,12年前,我们因此而遭遇惩罚;12年后,又正在为此付出代价。如果对此继续置若罔闻,水患无穷,就不仅仅是危言耸听的预言。

编辑:李晨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延伸阅读
清代水道碑及民居现周至 记录古人治水大事 08-09 08:15
源头治水 环保部将出台对省界河流断面考核办法 03-11 13:38
广州治水阻碍重重 村民抢种树索要千万补偿 11-20 10:02
国务院机构改革破解九龙治水顽症 未增人员编制 09-08 09:46
图片新闻
危险的信仰
危险的信仰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人造美”时代
“人造美”时代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网友评论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