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洪山区劳动仲裁办主任 肖业华
肖业华:我是从事这个工作应该说今年有10年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受理,也没有处理过类似这样的案子,也就是说因为中暑认定为工伤,然后要求工伤,仲裁工伤待遇的。
在武汉市洪山区劳动仲裁办公室,主任肖业华告诉我们,尽管中暑被劳动保障部门列为法定职业病,也被工会列入工伤范围,看起来像是双重保障,但实际上中暑职工享受到这个双保险却并不容易。对于中暑的工伤认定,要经过十分复杂的程序。如果劳动者不能提供劳动合同,需要经劳动仲裁部门确定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而确定劳动关系存在后,如有任何一方不服,需要提请一审和二审。最终证明劳动关系确定存在之后,才能向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这一程序又可能会经过行政复议、一审和二审,如果发生伤残,之后还有伤残鉴定和工伤待遇的劳动仲裁。而整个复杂的认定程序才算走完。
肖业华:我们现在数一下,1、2、3、4、5、6、7、8、9、10、11、12、13、14、15,比较悲观的说,应该有接近15个程序,一般情况下4至5年。
肖业华说,中暑的工伤认定程序复杂、时间长,很少有打工者能够耗得起。那么,劳动者通过职业病鉴定会不会容易一些呢?肖业华介绍,按照职业病的鉴定要求,劳动者必须提供用人单位出具的中暑发生环境的相关证明。
肖业华:用工单位给你开这个证明,证明你什么时间是在工作的过程中,而且当时的气温,我估计要证明这些东西,气温有多高,你中暑了,最后是确确实实在这个时候中暑的,他可能才会受理你的。
肖业华告诉记者,一旦认定为职业病,用人单位就需要根据规定履行赔偿或者补偿责任,所以一般的用人单位都不愿意出具这个证明,往往就成了劳动者维权的死结。
肖业华:本来是由用人单位承担责任,结果呢,反过来要强加在劳动者头上,特别是我们现在发生工伤事故的对象大多数是农民工,文化程度不高,法律知识比较欠缺,你要靠他们自己来完成这么一些程序是非常,也是不太可能。东奔西忙,到处是为了这个劳动关系,为了这个劳动关系而诉讼。
仅仅是中暑认定为工伤,就需要跑近15道程序,四五年时间。一个普通工人想要维护自己的高温劳动权益到底有多难,可想而知。目前,国内唯一的高温保障法规是1960年7月1日卫生部、劳动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公布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条例》。2007年,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作场所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明确了高温天气的标准,以及调整作息时间、放假、发放津贴等具体应对办法。这些法规能不能给高温天在户外作业的劳动者,撑起一把遮阳伞呢?
持续多日的大范围高温天气,再度引起了大家对高温保障的关注,希望能给烈日下辛勤工作的人们多一份关怀。然而,国内沿用了半个世纪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条例》,年代久远,可操作性差,不仅对从事户外工作的工人起不到多少保障作用,很多情况下,劳动者的应有权益也很难保护。再到北京的几个建筑工地上去看看。
7月6号下午三点左右,记者来到了北京北五环附近的几处建筑工地。记者远远看到,尽管烈日当头,工人们仍然在工地上忙碌着。
建筑工人1
工人1:衣服全湿透了。
记者在工地外的路边上测试了一下当时的气温。不到两分钟,温度计的指针就迅速超过了40度的上限。从温度计显示来看,此时的地面温度,应该接近了60摄氏度。记者走访了五六个建筑工地,发现为了避开酷暑,有的工地已经将下午的工作时间推迟到四点开始,有的干脆就在晚上赶工期。但是记者发现,也有一些工地,仍然是让工人顶着烈日干活。
建筑工人2
工人2:早晨六点半干到11点半。下午1点上班。
记者:下午一点开始,昨天这么热也是?
工人2:天天这样。
建筑工人3
记者:下午几点开始啊?
工人3:下午一点。
记者:下午一点开始。那么热的天咋干活啊?
工人3:那为了挣钱,怎么办呢。
记者了解到,有的工人,不仅白天冒着酷热工作近10个小时,晚上甚至还要加班。
记者:那如果天气这么热,老板让你们停工,你们愿意吗?
建筑工人4
工人4:我们也不愿意停工,停工我们上哪挣钱去。
一些工人告诉记者,这两天工地上给他们发了一些降暑的药品。
工人4:叫那个什么藿香正气液。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很多工地这几天都给工人配发了一些防暑药品,但是对于降温费,工人们似乎很陌生。
建筑工人5
工人5:我们没有这个条件。我们都是出来打工的,谁给你发啊。老板也不给你发。一天挣多少钱是多少钱。
记者:有这种高温补贴么?
工人5:没有,啥都没有。
采访中,记者在路边碰到了一位环卫工人。
环卫工人
记者:天这么热,受得了么?
环卫工人:受不了也得干啊。
这位工人告诉记者,天气虽热,他们的上班时间并没有什么变化。
园林工人
园林工人:早晨六点到11点。下午两点到七点。
记者:这么热的天你们有没有高温补贴?
园林工人:没有。
7月6号晚上,记者来到了通州区的一处工人宿舍区。这间宿舍里放有十多张高低床,大约住着20来人,昏暗的灯光下,这里显得更是凌乱。听工人们说,这唯一的一个吊扇也是前不久才按上的,有的工人为了凉快点,就自己买了小电扇。
建筑工人6
记者:像这么热的天的话,你们给点补助么?
工人6:这个没有。
在武汉,记者也随机走访了几个工地,大多数工人都表示工地给他们发放了防暑降温药品。
建筑工人7
记者:平时工地上有没有准备绿豆汤、仁丹这样避暑的东西?
工人7:有,发的有,发的有避暑的药。
记者:发了药品?
工人7:都发了。
记者:哪些?
工人7:风油精,还有那个叫什么丸。
建筑工人8
记者:夏天咱们现在的工作时间是什么样的?
工人8:高温时间的话,推迟到3点,露天作业,那推迟到3点以后。一般就是中午10点半下班,到2点半以后才上班。
但是,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高温补贴的发放情况并不太尽如人意。
建筑工人9
记者:有没有高温津贴?
工人9:这种东西反正有的地方有,但是在这里现在没有。
工人10:没有,听都没听说过。
2007年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作场所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明确了高温天气的标准,以及应对高温天气的具体办法,包括调整作息时间,放假、津贴发放等。为什么主管部门的明文规定就是难以执行下去呢?记者找到了武汉市卫生局,不过卫生局拒绝了我们的采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