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业专营之弊
此前有媒体报道盐行业内部对专营体制的态度以制盐企业和盐业公司为界分为支持和反对两派,然而据记者了解情况并非如此简单。
制盐企业中,那些放开后无市场竞争优势的以及跟盐业公司关系好,享受特别关照的企业并不希望改革;盐业公司中,县级公司则大多希望改革,因为它们没有计划制定权,无法根据市场因素来确定购买哪家制盐企业的盐。
“一句话,现在的盐业体制就是让有垄断特权的和靠近特权集团的一拨人得了好处。”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毛晓飞分析,“这些盐业垄断的既得利益者极力阻碍改革。”
毛晓飞指出,盐业专营体制阻碍了盐行业的正常发展,制盐企业将注意力更多放在争计划上,而不是提高技术。
盐业专营不仅危害盐行业自身还殃及下游用盐企业。
据湖北省京山洪泉酱品厂法定代表人蔡树兵7月17日提交给最高院的申诉材料,2007年至2008年期间,湖北省盐业总公司京山分公司根本不销售白色食盐,将非法添加柠檬黄色素的食盐当成一级品强制销售给其使用。结果柠檬黄导致腌菜产品发黑、发臭,不能食用,造成经济损失40余万元。此诉讼最终败诉。
当地还有另外5家生产酱腌菜农副产品的企业也因同样原因损失惨重,其中京山海兴调味品公司也向法院提起诉讼。
海兴公司法人李全玉介绍,因为起诉了盐业公司,2009年3月份正值雪菜、榨菜收获季节,湖北省盐业总公司京山分公司不再给京山海兴调味品公司供应食盐。
盐业改革两年的缓冲期
早在十年前,前国家经贸委盐业管理办公室就提出对盐业体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实行盐业管理和经营政企分开,打破盐业公司垄断销售,引入竞争机制。
时至今日,国家经贸委早已撤销,盐业体制质变仍未发生。
2009年,为推进盐业体制改革,根据国务院盐业体制改革工作部署,国家发改委与工信部成立了盐业体制改革工作小组。
盐改小组某人员告诉记者,每到改革关键点,盐业公司、中盐协会都会给国务院领导交材料,列举盐业放开的危害:加碘政策难以落实、监管力度减弱、工业盐可能进入百姓餐桌、百姓生命安全堪忧、盐业公司员工下岗增添社会不稳定因素等等。
这位盐改小组人士举了一个反例:1995年,两碱工业盐放开市场前,中国盐业总公司给国务院的文中也是讲工业盐放开会出现上述问题,但是,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还是坚决放开了工业盐市场,不仅没有出现问题,反而促进了两碱行业快速发展。
反对盐业改革的行动显然由来已久,当下再次被提上日程的盐业改革必然面临一场艰难而漫长的博弈。
据悉,国家发改委参与制定的《关于推进盐业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已经出台,明确提出两年的缓冲期后放开盐业市场。
“中国盐业十年沉疴,拖不起啊。”一位十年前就致力于推进盐业体制改革的专家慨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