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互助路 专 题 天 下 社 会 图 片 娱 乐 体 育 视 频 论 坛
华商网>新闻>专题资料库
读者评报:在亲民的基础上提高文化品位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0-08-10 10:56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10658000定制,3元/月!

  读者王晖 (天然气公司企宣人员):建议多做些读者参与的活动,最好免费,比如一些公益讲座,希望免费给一些订不起报纸的人送报。

  读者贾茜(宣传策划):一直都很喜欢看《华商报》,新闻及时,更新也比较快。《华商报》给人的印象一直是比较亲民,街头巷尾、家家户户,甚至是公交车上,大家都在翻看《华商报》。但是随着现代居民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普通百姓不再满足于日常的柴米油盐,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诉求。因此,我觉得《华商报》可以在亲民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文化品位,加大文化专题的投入,如果合适的话,还可以与其他文化产业单位合作,做相应的文化专题,来发掘西安作为13朝古都的精神内涵,提高报纸本身格调的同时,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

  读者王建波 (工程公司管理人员):我是《华商报》的忠实读者,最关注的是西安新闻版和社区新闻版,感觉和老百姓很贴近。现在《华商报》的版式、新闻报道方式和几年前相比变化很大,进步很明显。我的建议是,希望《华商报》能加大对财经类新闻的报道,满足我们这些关注经济动态的读者的要求。另外,能开辟专栏给陕西的文学爱好者,刊登来自大众的文章、诗词,和读者更好地互动。

  读者雷倩(学生):希望能够对热点事件进行深入报道,例如在如今就业难的情况下,能够多给待业人员提供一些有帮助的信息。

  读者李彬(媒体发行):建议《华商报》在内容上能创新,比如广告版上商品的价格能否向读者公布一定的价格范围,例如有的住房信息公布楼盘时也将报价一同公布,我觉得这样比较吸引读者,也能使读者喜欢翻阅广告版面。使《华商报》也能成为读者一种学习、生活的工具报纸。

  读者吴慧娟(在读研究生):《华商报》作为中国比较成功的都市报,风格鲜明、通俗易懂、符合大众阅读习惯。我觉得《华商报》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再作改变:首先要加强评论,新闻占报纸的比重最大,但评论才是报纸的灵魂。其次,一定要再加强报纸的服务功能,贴近生活的同时,避免庸俗、媚俗。

  网友“meyinado”:西安有这么厚重的历史积淀,为何不用心去挖掘城市建筑背后的历史变迁和人文故事?北京某报的周末版有这样的专版,其可读性甚至远远大于很多当日新闻。

  读者冯恒仁(教师):建议认真办好纠错栏目,以期减少出错率。很欣赏《华商报》勇于揭伤疤的魄力,纠错栏目办得非常成功。但能否把出错版面的编辑、校对等名字去掉换成指出错误的读者,这既呵护了编辑也鼓励了读者,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这样做并不是袒护编辑,而是体现了人文关怀,我想编辑们也是挺辛苦的,谁也不愿意在编排上出差错。

编辑:叶萍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延伸阅读
66岁读者辣语评报豪不客气 建议加强与新媒体合作 08-09 16:05
图片新闻
危险的信仰
危险的信仰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人造美”时代
“人造美”时代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网友评论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