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互助路 专 题 天 下 社 会 图 片 娱 乐 体 育 视 频 论 坛
华商网>新闻>陕西
今夏“桑拿天”频繁降临 西安气候缘何似南方
http://news.hsw.cn    来源: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2010-08-11 03:48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10658000定制,3元/月!
 

  在高温高湿的“桑拿天”,一位卖冷饮的摊主将毛巾放在头顶降温。

  文/本报记者张佳实习生赵兵兵图/本报记者王燕

  核心提示

  日前,央视气象节目主持人宋英杰在博文中透露,最近10年来,全国高温天总数前十名的大城市大多地处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地处西北的西安却进入这个名单,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其实,西安市民近几年已经感觉到,以前只在南方出现的“桑拿天”频繁降临古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天气,市民该如何度过这种湿热天气等问题,成为大家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

  8月9日早晨,环城公园里一大早就聚集了很多人,有来此晨练的,也有一大早来乘凉的。75岁的白大爷衣着凉爽,手摇一把芭蕉扇,但闷热的天气还是让他不停地擦着脸上的汗。

  现在的西安越来越不像北方城市

  白大爷每天都要来环城公园锻炼身体,他身板硬朗,精神很好,声音也很宏亮:“平时每天都要出来锻炼,天气热的时候就出来的更早。要是碰到‘桑拿天’,再早也没用,白天晚上一个温度。”虽然家里有空调和风扇,但老人说他年龄大了受不了空调的“硬风”。

  68岁的马大爷和白大爷的情况几乎差不多,再热也不愿意吹空调,他对“桑拿天”的理解除了“热”还多了个“闷”。“遇到‘桑拿天’,我晚上7点出来,一直要到半夜11点钟才回去。有时候就睡在环城公园的树底下,有时候和常来的几个老伙计聊天。”马大爷觉得现在的西安越来越不像北方城市了,他很想念以前西安夏夜的凉爽。

  从湖南来西安工作的席女士5年前初到西安时,总觉得这里比湖南干燥很多:“尤其是夏天,总是干热干热的,但这两年越来越湿了,遇到‘桑拿天’汗出不来,身上总是黏黏的。”

  20岁的闫娟是打工族,租住的民房条件很差,没有任何降温设备,唯一的一把扇子还是在街上打广告的商家送的。她说:“‘桑拿天’就是不用花钱在室外蒸桑拿!”

  入夏以来,西安市民已经与“桑拿天”进行了3轮较量,越来越多的人觉得身在西安却好像在南方城市度夏。

  新闻链接:最热城市西安排名全国第九 成北方第一大“火炉”

  “桑拿天”危害的不仅是人体健康

  众所周知,人类的体温是恒定的,在温度适宜的春天或秋天感觉最为舒适,而在炎热的夏天则觉得酷暑难耐,尤其是遇到闷热的“桑拿天”便更觉难受。

  长安医院心内科贾大夫介绍,这是由于高温对人体温度的调节不利,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是通过传导、对流、辐射和水分蒸发来调节体温,而在高温天气里,人体散热困难,体温调节功能受到限制,持续性高温对人体的危害很大。

  西安市气象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的7月30日前后西安的温度和湿度均构成了“桑拿天”的具体指标,在中国气象局的网站上,7月30日当天也有新闻称:“陕西省大部空气湿度普遍高于60%,出现大范围的‘桑拿天’。昼夜温差小,湿度大,西安市低温达到26℃~27℃,空气湿度最高达到91%。”

  西安市气象台台长、高级工程师张弘说:“‘桑拿天’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身体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容易使人疲劳、烦躁和不安,持续的高温天气也会导致农业生产的高温热害。”

  西安市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主任宁海文认为,“桑拿天”会使南方的早稻遭受“高温逼熟”,导致籽粒不饱满、粒重下降;对陕西而言,渭北高原上的经济作物也会受到“桑拿天”的影响。果树在最需要光照的时候,得不到充足的阳光,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关中地区,因为“桑拿天”一些农作物在膨大期水分供应不足,导致农作物减产,大棚内种植的农作物也会因为光照不足、通风不畅受到影响。

  “热岛效应”是“桑拿天”的催化剂

  据测定,气温在35℃~39.9℃时,人就会感到奇热;气温高于40℃时,人们就感觉到酷热难当。人体的正常温度是36℃~37℃。炎热天气持续的时间过长,会给肌体的正常活动带来严重危害,需要特别注意防暑降温。

  西安市气象台掌握的情况显示,在陕西省内有两个气温比较高的地区,一个是以西安和渭南为主的关中东部地区,另一个是安康周围的陕南东部。西安市今年从6月14日到24日出现了一次长时间的高温,其中6月22日达到最高39℃,出现在高陵县。但这并不是西安历史上的最高温。“我市从1951年开始有气象记录至今只出现过4次比较突出的高温天气,1997年最为严重,高温天气超过40天,今年已经有十几天连续超过35℃,也算是比较突出的年份。”张弘说。

  随着城市化的加快,汽车尾气、空调不间断地排出热量也是“桑拿天”形成的辅助条件。张弘和宁海文一致认为:“在城市化不断加快的进程中,出现的城市热岛效应,也成为‘桑拿天’的催化剂。”

  城市建筑物尤其是高层建筑物不断增多,人口密度也明显增大,而绿化面积和植被覆盖并没有随之增加,使空气中的静风频率比较高,空气流通较慢,对天气变化也产生了小范围的影响,这些影响使城市自我调解能力下降。

  宁海文主任说:“根据气象灾害防护条例的规定,40℃以上(含40℃)就必须停工停业,温度在37℃就要调整作息时间。西安市气象记录显示,西安市的最高温度出现在14时~16时,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12时到14时。他希望广大市民能避开高温时段出行,减少高温给市民生产生活带来的不便。”

  “桑拿天”主要受大气环流影响

  气象界一般界定温度等于或高于35℃以上属于高温天气,38℃以上为酷热天气。而连续5天高于35℃则被称为高温热浪。据统计,陕西省每年气温高于35℃的天气大概在20~30天左右,集中在6~8月。其中6月下旬受大陆高压的影响,空气比较干燥、湿度较低,表现为一种干热天气;7~8月之间则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热带高压)影响,温度高、湿度大,湿度最低时达40%~50%,最高时可达90%,甚至100%。

  宁海文觉得前段时间,市民普遍感到天气闷热难耐的原因是“闷热指数”过高。当我们用闷湿组合的“闷热指数”作为指标来衡量今年天气闷热程度时会发现,西安入伏以来凡是市民觉得闷热难耐的时候,都是“闷热指数”高的时候。

  对于“桑拿天”的成因,从事气象工作20多年的张弘说:“气候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主要受大气环流等宏观因素的影响,从气象学的角度讲,‘桑拿天’的成因主要是属于海洋性气候的副热带高压北移,带来了很多来自海洋的水汽,加大了空气的湿度。西安今年的‘桑拿天’是因为副热带高压控制我国北部时间较长,加之底层没有冷空气活动,不能形成上升气流,所以无法产生降雨,才呈现出闷热天气。”

  值得一提的是,张弘注意到今年副热带高压的活动过程显现出了一定的特殊性。“依照惯例副热带高压应该在北移的过程中出现几次回跳,每跳一次都会给控制区域带来一场降水,起到一定的降温效果。但是今年的情况很特殊,副热带高压在北移的过程中并没有像往年一样回跳,而是一路北上,这才导致了我国东北、华北地区雨季提前出现强降水天气。”

  张弘认为,西安地处中纬度地区,空气湿度比较适中,倘若西安的气候比现在还湿润,那并非是件好事。今年汛雨期受副热带高压影响,西安没有多少降雨,甚至一度出现旱情,但综合考虑大气环境,未来西安的防汛压力还很大。

  新闻链接

  “桑拿天”是引进的新词,是在“桑拿”的基础上,用隐喻手法再造出来的新词,喻指“三伏天”又闷又热,令人浑身汗水外浸的天气。

  “热岛效应”是由于人们改变城市地表而引起小气候变化的综合现象,是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由于城市化的速度加快,使得城区储存了较多的热量,并向四周和大气中辐射,造成了同一时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的郊区气温,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岛屿,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

  最新天气:陕北、关中局地将有大暴雨 引发泥石流可能性较大

  桑拿天危害:西安8天内100人因高温猝死 桑拿天是主要诱因

点击进入专题:全国多地持续高温

编辑:李晨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延伸阅读
【专题】“news约会吧”30期:桑拿天百人猝死 08-08 20:06
桑拿天蒸热西安菜价 夏季猪肉价格不降反升 08-07 11:27
西安八天内100人因高温猝死 桑拿天是诱因 08-06 10:46
明日立秋夏天将去渐凉爽 西安桑拿天暂告结束 08-06 09:18
图片新闻
危险的信仰
危险的信仰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第三代的新朝鲜“白富美”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艺术家陈强病逝享年94岁
“人造美”时代
“人造美”时代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大学情侣毕业拍“换装照”
网友评论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