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体处理
遇难者身份若无法确认将建DNA数据库
据新华社电昨日,甘肃省民政厅、公安厅、卫生厅联合发布舟曲泥石流灾害遇难人员遗体处理意见。
遇难人员经亲属辨认,能够确认死者身份的,由亲属运回安葬;有身份证件、但无亲属确认者由民政部门统一火化或埋葬;既无有效身份证件也无亲属辨认,无法确认遇难者身份的,公安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对遗体进行编号、记录、拍照、提取可供DNA检验的检材,并由公安部门统一保管和检验,建立遇难人员身份识别DNA数据库。遗体由民政部门及时火化或埋葬。
伤病员在转移救治过程中死亡的,由救治地民政部门指定当地殡仪馆统一负责遗体火化工作。指定殡仪馆免费提供遗体运送、冷藏、火化等服务,免费提供骨灰盒。骨灰可由亲属领回。遗体火化后无人认领的骨灰,由救治地殡仪馆编号后暂时保存。
灾后重建
舟曲部分超市开门营业
工商人员现场维持秩序
昨日上午10时,距离舟曲县政府不远的宏源超市开门营业,县工商局工作人员赶到现场维持秩序。
在店门口,营业员摆出了一张桌子充当柜台,柜台上的货物是矿泉水之类。由于是限量供应,每人只能买两瓶。现场一位维持秩序的舟曲县工商局工作人员说,他们是县工商局抗洪救灾服务队成员,今天每个大一点的超市都有三名成员维持秩序。
超市经理韩宏彬告诉记者,他们的超市是一家连锁超市,全县有18家门店。这次泥石流灾害给他们造成了巨大损失,有七名员工遇难,七家门店被淹,泥石流堵了四家门店。此外,还有1800平方米的配送中心被淹,所有货物都被毁。现有的门店开门营业,全部按原价售卖。但由于货物有限,他们优先供应儿童、妇女、老人和救灾官兵。因为外边的货物运不进来,因此即便是限量供应,估计两三天后就会断货。
据了解,目前舟曲县委、县政府已加强社会面管控,抽调警力加强巡逻,严厉打击哄抢偷盗、囤积居奇、欺行霸市等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社会稳定。本报特派舟曲记者薛振宇
心理干预
预防灾后心理问题集中爆发
心理专家培训志愿者,帮助受灾群众恢复心理健康
8月10日开始,舟曲县城的大街小巷都贴着一份《告舟曲父老乡亲书》。内容是经历了大灾难的人们难免会产生害怕、悲愤、担心、恐慌不安、烦躁、压抑、睡不着觉、吃不下饭等情绪和症状,受灾群众请不要过度自责和担心,您可以寻求亲人、朋友的帮助。而如果您心情糟糕,已经影响到你的工作、生活,如连续做噩梦,一闭眼就是灾难发生时的场景,控制不住情绪等,您需要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也请您建议他尽快和心理医生取得联系。
这份《告舟曲父老乡亲书》是由甘肃省卫生厅抗洪救灾心理救援队发出的。该救援队由甘肃省卫生厅组织的12名心理专家组成,他们于8月9日下午5时赶到了舟曲县城。一起前来的还有卫生部的两位心理卫生专家。他们正在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辅导。
昨日下午,记者在舟曲县第三中学的受灾群众安置点见到了这些心理卫生专家,他们已在这里设了一个心理救助站。据救援队负责人米登海介绍,他们已对三百多名受灾群众进行了抽样评估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受灾群众普遍情绪低落,并不同程度地存在紧张、害怕、烦躁、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曾经参与过汶川地震救援的心理救援队专家、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室主任张东正在对志愿者进行培训。他希望志愿者能够寻找到有明显心理疾病症状或有轻生念头或行为的人。志愿者将这些人的资料记录之后,救援队专家将会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张东说,现在许多受灾群众还忙于救灾、寻找亲人,隐藏的心理问题还没有表现出来。随着救灾行动的推进,这些问题将会逐渐凸显。因此,受灾群众的心理问题需要得到更多关注。目前应制订出中长期心理干预方案,防止一段时间后受灾群众的心理健康问题集中爆发。华商报特派舟曲记者薛振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