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导读:近日,“中国首善”陈光标在云南盈江地震灾区向两个寨子的群众发放救灾款,每人200元。不过,他在派钱后与村民举钱合影的照片在网上引发争议。对于自己的慈善行为被定义为“暴力慈善”,陈光标则回应当前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必须要用"大暴力"去推动。那么我们到底需不需要陈光标的“暴力慈善”呢?
3月16日中午,盈江县拉勐村,陈光标和灾民居手举捐款合影。陈光标从日本飞回上海后转机到昆明,连夜坐车赶到盈江,带着15万元现金向每名灾民发放200元现金。但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他从一沓百元大钞中抽出两张并举起来,高声说:“请大家像我一样,将拿着钱的手举起来,我和大家合个影。”灾民们纷纷将手中的百元大钞举过头顶与他合影。... [详细]
针对“慈善方式”的质疑,他回应说,自己的行为是遵从了父亲低调做人高调行善的教诲,对于合影中的“V”字手势,他解释说,这是希望和信心的象征。... [详细]
“至于我个人的价值观,我希望中国历史和人民记住陈光标,像记住雷锋一样。”陈光标这样表达他的价值观。... [详细]
 
 
  讨论:中国是否需要陈光标式的“暴力慈善”?
 
  顶:“祼暴秀”比“伪慈善”好
 
    据资料统计,截止2010年底,11年陈光标的“祼暴秀”式慈善累计突破近10亿元。“裸捐”牺牲的只是陈光标个人的利益,却让更多的百姓得到收益;“暴捐”呼唤的是一种社会慈善形态的升华;“作秀”并不是陈光标慈善行为所造成的。陈光标“祼暴秀”式慈善大胆地向“诺而不捐”的慈善潜规则挑战。 [详细]
 

    不管何种方式的慈善对贫困者都是雨露甘霖

  “我们看不惯陈光标凌驾于别人尊严之上的行善,我们也不能忽视穷人拿到200元之后感动的泪水”。这话道出了陈光标式慈善最令人纠结之处。我们一方面对陈光标式慈善颇有微词,希望他能够做得更好;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感叹有那么多贫困人群急需救助,不管何种方式的慈善对他们而言都是雨露甘霖。
  因为中国慈善事业过于贫弱,“暴力慈善”才能大施拳脚,我们对“暴力慈善”表达异议的同时不得不肯定其现实价值,才让那些从未得到救助的贫困人群对“暴力慈善”感到惊喜,并且流下感动的泪水。[详细]

 

    没有比陈光标更好的慈善标杆

  当下,我们的慈善事业还处在起步阶段,需要更多人参与,如果现在就用那些慈善事业高度发达国家的标准来衡量数量尚不多的参与者,标准未免有些严苛。尊重受赠人的感受和尊严,不是张张嘴就能实现,需要慈善事业的高度发达,需要更多的人身体力行。

  陈光标式的慈善确实不完美,但如果指责者能够像陈光标那样行动起来,树立一个更好的慈善标杆,相信我们离走出“暴力慈善”困局的那一天就不会太远了。[详细]

 
 踩:未充足考虑受助者尊严
 
    网上流传的盈江派钱照片上,除了“首善”陈光标一脸灿烂的笑容外,而那些受助者的脸上没有一丝喜悦,人们的脸上写满了茫然。这样的场景,也许就是陈光标式慈善的一种缩影——— 体面的是陈光标一人,尴尬的是广大受助者。这也许正是被认为不可宽恕的地方——— 缺乏对受助者将心比心的考虑,让他们的人格尊严受到了伤害。[详细]
 
    “暴力慈善”是“传统恩赐观”的复活

  现代慈善是平等给与,捐助人和受助者人格完全平等,接受帮助是弱者应得的基本权利。陈光标的“暴力慈善”的背后是仅仅把慈善当成了一种恩赐,而非一种权利。让村民举钱合影就是最好的说明。施恩是传统社会的个人恩赐行为,有浓厚的尊卑等级观念。施恩者首先就有高高在上的优越心理,并且是一种非专业化的慈善行为。

  “暴力慈善”是与现代公民平等权利冲突的的慈善,是背离现代公益文化的慈善,同时背离了慈善是一种责任的理念。[详细]

 
    这种慈善不做也罢

  这种慈善缺乏尊重与同情的底蕴,已经远离了慈善与公益的基本伦理。有人会说,只要是对帮助对象有好处、秩序与效率达到了要求,这点儿事算什么?老话说“恶花无善果”,如果不是抱着对于每个人的尊重而从事公益与慈善,你所做的哪怕再到位,也并非能够得到良好的效果。无论是受灾也好、流浪也罢,必然有其不得已的原因。他们需要的有时候是重新生活下去的勇气,而这种勇气不会在歧视与施舍的目光中得到,也不会在每人两张红彤彤纸币的情况下就要举手高呼“感谢”当中得到。 [详细]

 
  陈光标近期事件
 
华商新闻 陈光标在云南盈江发钱
“至于我个人的价值观,我希望中国历史和人民记住陈光标,像记住雷锋一样。”陈光标这样表达他的价值观。... [详细]

陈光标称在巨富中死去可耻 去世后将捐全部财产 09-06
“首善”陈光标今年已捐1.83亿 儿子改名陈环保 09-10
“中国首善”陈光标:不作秀,4000万哪里来 01-25
陈光标:做好事一定要告诉别人 盼自己首善兼首富 09-07
陈光标赴台行善坚持当面发钱 遭新北桃园两地拒绝 01-24
华商新闻 陈光标日本废墟中救妇女
昨日下午,新快报记者继续电话联线陈光标,他当时正与自己慈善团队中另12人前往仙台的路上,被困福岛。... [详细]

台当局官员谈陈光标赴台风波:他实在太高调 01-26
陈光标称为倡导低碳全家改名 自己名叫陈低碳(图) 03-03
陈光标自称孔子代言人 盼自己塑像和孔子像并立 03-08
陈光标:做好事不传播 “憋得难过”(组图) 01-28
陈光标称要敲锣打鼓到京沪发达地区发红包(图) 02-19

 

  慈善到底该怎么做
 
  陈光标,1968年7月出生,是江苏泗洪人,祖籍安徽,现任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2008年,陈光标光荣当选全国抗震救灾模范,10年来向慈善事业捐款捐物累计突破8.1亿,被媒体称为“中国首善”。2010年9月,他宣布死后捐出全部财产(50余亿人民币)。2011年3月,日本发生9级大地震,陈光标自己组织12人的慈善团队赴日救灾。
1、现代慈善的目的与流程
  现代慈善的目的是平等给与,捐助人和受助者人格完全平等,所以才会有专业化流程,捐助者通过慈善组织等中介组织对受助者进行捐助,既规范又有制度保障。捐助与受助相分离——捐助人不知道哪些人因他受助,而受助者也不知道是谁帮助了他。[详细]
2、中国慈善的现状
  A、不少企业单位“诺而不捐”,只是为了达到利用百姓口碑与大众传媒宣传的效果和目的。
B、西方的慈善恰恰是“悄悄的慈善”,而东方更强调“宣扬的慈善”。西方认为行善是责任,是个人自觉;而陈光标大呼“给儿孙留下‘大好人’仨字就够了”,因为慈善是美德,捐赠额度往往就会成为后人和旁人评价美德的依据。[详细
C、官方慈善组织如希望工程、红十字会连续爆出丑闻,缺少阳光照耀。壹基金等NGO则因国情原因举步维艰。
3、如何避免出现“暴力慈善”
  目前而言,我国慈善体制需要一部法律,但这部法律迟迟未能到位。2009年11月2日,中国民政部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表示:中国《慈善法》已通过民政部送达国务院,法律的起草工作进入重要阶段。但到现在为止,仍然没有看到《慈善法》的出台实施。
将“暴力慈善”放在法律制度的渐进过程中来解读,为日后出台的《慈善法》提供了一些条款上商榷之处:捐款人,应该有哪些权利和义务;被捐款人,又应该可以配合捐款人做些什么方面的付出。用法律来规定好陈光标们的行为意识,并使被捐款人的尊严与价值得到尊重。[详细]

 

  网友留言:
 
 
 
 
 
策划:阿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