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凌晨,咸阳市毛条路发生一起车祸,23岁男子不慎摔倒在路中央,路过此地的咸阳市民郑皓目睹田某摔倒后,本想上前将他扶到路边,但在身边围观市民的“好心”劝诫下,他没有及时伸出自己的援手。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几分钟后,倒在路中的田某被一辆拉土车险些碾轧!紧接着,一辆出租车撞上田某的身体,并拖行十余米……
再次追问目击者懊悔不已:
华商报:对这一切,你怎么想?
郑皓:我特别后悔,当时为什么要听那个路人的话,或许他也是好心,但我不该因为他的那一句“好言相劝”而犹豫不决。更让我觉得寒心的是,当时周围有一二十人,但自始至终,都没有人上前帮那个小伙,每个人都很冷漠。华商报:你什么时候离开的?
郑皓:我配合交警调查完情况后,才回了家。当时疏忽,也没问120把小伙送哪个医院了,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华商报:民警告诉我们时,我们心里也非常难过,上午8时10分,被撞小伙因抢救无效已经走了。
听到消息,郑皓的表情更加凝重和痛苦,他双手捂着脸,低着头,半天不动,再问他话时,他只是不住地摇头叹气。【详细】
评论:道德的希望也在旁观者的懊悔中
到底是什么挡住了救人的手?到底谁才是道德沦丧的“罪魁祸首”?现在看来,这似乎是一个难以言说的问题。但不管外界如何,不管到底谁该为道德的沦丧担责,我们这个社会在道德问题上退无可退,已然是不争的事实。于是,我们每个人必须铭记,我们即便无法“最美”,我们即便因为懦弱而选择了旁观,我们也应该存有些许懊悔与难过。
道德的希望在一个个“最美”的感召中,道德的希望也在旁观者的懊悔中。【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