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2月22日 登录论坛 注册

记者体验西安打车难: 40分钟遭57辆车拒载

来源: 华商网  2013-07-25 09:42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编辑:陈晨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记者在西华门附近打车被以“交车”为由拒绝

  打车地点:西华门公交站点

  打车时间:下午2时  上车时间:下午2时15分

  记者体验:半小时遭10辆车拒载

  24日下午2时许,记者背着包在西华门附近,在标有“TAXI”字样的打车点体验,该乘车点人并不多。2时30分,第一辆空车被记者拦下,“你去哪里?”记者还没有开口,司机先问了,当得知记者要去曲江时,司机以不顺路为由拒绝,当时车是空车。

  下午2时33分,一辆私家车停下询问记者去处,得知记者去曲江后,司机开口要50元,被记者回绝。

  在记者体验的前10分钟,一共被拒载5次,理由均是不顺路。下午2时47分,记者第6次被拒载,这次的理由是,司机要去西郊交班时间不够。记者询问交班不是下午3时30分以后,司机以车子需要加气为由拒载。在西华门,记者停留33分钟,共遭遇10次空车拒载,只有2辆车愿意拉客。

  记者说话:社会公共资源何以与百姓需求脱节

  出租车行业作为社会的服务性行业,其职责就是方便市民出行,出租车是重要的社会公共资源。既然是服务于人民,那出租行业为何拥有拒载的权利呢,群众在面对如此待遇真的无法可依吗?

  据了解,按照交通部出台的《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规定》,出租汽车驾驶员存在不按照规定携带从业资格证,拒载、议价、途中甩客或者故意绕道行驶行为的,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在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而拒载现象却屡次曝光,却鲜见其效,为何?

  “交堵、交车、加气”诸般理由,可能会成为出租车从业人员的理由,甚至是委屈之处。但是,出租行业本来就是服务行业,在古城西安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除了上述客观存在的原因,出租车司机何以空驶而不拉客,让这些社会公共资源闲置,而让广大市民有车打不到。

  据了解,西安市目前现有出租车数量1.4万余辆,空驶可能是因为信息不对称。除了信息不对称之外,故意拒载的车辆到底有多少!此外,还有议价不打表的车辆。记者暗访中,63辆车,仅有6辆车,司机不问目的地,按照乘客要求将其送到目的地。那么,其他的拒载车辆,你们的理由呢?

  “保畅”的议题,靠的是社会各种交通资源多管齐下,拿出服务本位的服务精神,而不是靠政府的三令五申、再三倡导。而诸如类似拒载者,放着白白的社会资源,却不有效利用,此举显然与出租行业服务于民的宗旨相违背。

  是利益的驱使,还是别的原因,记者无从追问,只希望有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更希望西安市的的哥的姐,在多拉慢跑的同时,捎带一份服务之心,给你身旁的乘客。

  以下是华商网记者拍摄的部分拒载车牌号:      

  本组稿件 文/图 由华商网记者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