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秤台上显示如果单价60一公斤的商品塑料袋就为7元左右。本报记者马捷文摄
海鲜贵,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可你知道方欣炭市街海鲜市场上商家用来装海鲜的袋子也和海鲜一样贵吗?该市场的商家多使用单个重量50克(即1两)的超厚黑色塑料袋,随着消费者购买海鲜品种的不同,这个塑料袋的身价也不时变化,每个少则3元,多则十几、二十元。
记者采访中还发现,市场还存在缺斤少两、就地抬价的违规现象。
市民反映
海鲜市场用超重塑料袋变相抬价
家住西安市城南的吴女士昨日上午说,她经常在方欣炭市街海鲜市场买海鲜,但10天前发现商户们开始用一种很厚的黑色塑料袋,并且一起过秤。她用家里的电子秤复了一下秤,发现袋子重逾一两,28元每斤的小龙虾她买了3斤,袋子就值3.06元;而买200元一斤的大龙虾时,一个袋子就占了20多元。
“几乎家家户户都用这种厚袋子”,吴女士很气愤地说,商家用这种手段多赚钱行为非常恶劣,她希望有关部门能规范一下。
昨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位于西二环的方欣炭市街海鲜市场。市民刘女士正在一家水产店买鱼虾,只见商家称重前都会先套上塑料袋,然后根据总重量计算总价。刘女士说,鱼虾都是活的,她觉得商家用袋子先装起来再称重合情合理,压根儿没想到袋子其实挺有分量的。
“我一般会担心重量不够,没想着袋子的问题。”市民孙女士说,对于这种变相缺斤少两她很惊讶也很气愤,觉得商家这种做法很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