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系列一】记录那些“西漂”的年轻人……
  导读:城中村,与大多数曾经、现在以及将来生存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日前,华商网记者走进西安市的城中村,走近村里的人们,了解了他们的生存状态、生活状态。为的是将人们对城中村的情愫记录下来……
  擦肩而过的城中村 承载着我们的无奈与梦想
 
    “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简单几个字的评论,道出了曾经与城中村有过擦肩之缘的人们的内心情愫。或许,这是一个小圈子该有的讨论,但是,到底有多少人有过这种擦肩时的翻江倒海,真真不得而知。至少,正如《春天里》唱的一样:曾经的苦痛都随风而去。留下的苦的追忆,已经结痂成疤,曾经的感念,却一直伴随。为了这个共有的情节,我们俯首折花,默默祭奠……详细>>  
 
  “老感觉自己来自农村,很自卑” 主人公:小真 熙熙 跟随父母住在西安城中村的农村娃
 

小真10岁时随父母住进城中村——

老感觉自己来自农村,很自卑

  从小真开始记事起,她的父母就在西安的菜市场卖菜了,小真一直跟着爷爷奶奶长大。10岁那一年,小真被父母从户县农村接到西安西郊的一城中村。回忆初来西安时的情景,小真说她足足自闭了两年。“不只是因为不习惯,是我不愿去适应和接受,因为老感觉自己来自农村,很自卑。” 详细>>

熙熙13岁随父母住进城中村——

进城后万家灯火都与我无关

  12年前,她时常会走出城中村,独自一个人看看外面的世界,但是霓虹灯、万家灯火、车水马龙…都与她无关。对于周围人耳熟能详的普通话,自己很难听懂,更不愿意说,因为怕大家嘲笑她说着一口带着陕南味的普通话。因为不常与别人交流,她显得更加内向。 详细>>

她们长大了,父母仍住在城中村——

亲人在的地方,就是家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流动儿童有3581万人,这其中大部分都是跟随打工的父母进城的孩子。小真说:经历了这么多,才感觉到,只要有亲人在的地方就是家。不管这个地方是否奢华,是否脏乱,因为在过去的这些年我一直都在重复的做着一件事,那就是思念家人。详细>>
 
小姑娘在家人的百货店门口玩耍
孩子在城中村的服装店里“看店”
城中村里的暑假:孩子帮父母干活
     
  “新房建成前,只能蜗居。” 主人公:张倩 孟刚毅 2013年8月开始入住城中村
 

2013年租住于南山门——

月租500元(研究生毕业,新房首付已交)

  十五六平米的小房子,里面还有一个两平米左右的卫生间,两平米左右的厨房,一张一米五的双人床,一个单人的布制衣柜,床头小桌子上的笔记本电脑,还有从门外拉近屋子里的排插和网线……这就是她房间里的所有家当,由于女孩的东西比较多,张倩的小屋子显得很拥挤。 详细>>

等待新房的小夫妻——

新房首付15万双方父母出资13万

  张倩和丈夫在长安区买的那套期房2015年才能交房,所以这两年,他们得继续过着“租客”的生活,房子15万的首付,张倩的父母出了8万,丈夫的父母给了5万,剩下的两万是他俩毕业这几年的积蓄,他们把所有的积蓄都用来付首付了,自然得省着点花。城中村电费一度一块、网费一个月30元、没有物业费和水费。 详细>>

80后小夫妻的愿望——

2015年如愿搬进新家,成为妈妈。

  现在张倩的愿望就是2015年能赶紧到来,那时丈夫就会跟随单位调回西安,她也可以如愿做妈妈,他们也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城中村对于张倩,只是曾经的过往,其中种种不堪,也有各种难忘。他们于城中村,也只是过客。所抹不掉的,不管这种城市符合何时消失,心中的城中村,将是毕生难忘的心结。详细>>
 
麻辣烫是村子里的热门小吃。
杂货店内应有尽有,可以买到便宜的生活用品。
类似40元打150元的电话卡很受欢迎。
     
  “买房?等到死都不敢想。” 主人公:崔莲花 保洁员 53岁 2012年开始居住在城中村
 

2012年租住三爻村——

300元/月 一家三代蜗居不足30平米屋内

  她是一名保洁员,今年53岁,来自商洛市商县的一个贫困山村,现在居住于三爻村,和她一起在生活在城中村的还有自己的儿子,儿媳,以及5岁大的孙子。不足30平米的租住房一个月300元,一个已经掉了漆的架子床,上铺堆满了各种杂物,显得拥挤凌乱,下铺铺着一个凉席,除了一条洗的已经掉颜色的床单外,床上还另外放着一台旧风扇。 详细>>

最大愿望——

儿子在西安安家,孙儿在西安就读

  崔莲花的儿子叫全国鹏,今年32岁,4年前就携妻带娃住在了东三爻村,崔莲花说:“我儿子初中毕业就没有再念书了,17岁就离家在外赚钱,曾在榆林,青海等多个工地打工。娃打了10年工,26岁的时候结的婚,妻子是我们山村的,比他小两岁,结婚一年后国鹏和妻子生下了宝宝,孩子出生后,国鹏就不太出陕西了,毕竟娃还小,需要他爸照顾”。 详细>>

何时买房安家?——

日省36元,等到死都不敢想买房

  面对记者“何时离开城中村买房安家”的提问,崔莲花无奈的连连摇头,只是说那是她的祈求,等到死都不敢想。随后,她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床边,透过窗户望着窗外曲江建成的一座座高楼大厦,脸上充满着憧憬,但眼里却闪着泪花,“现在还是先把贷款外债慢慢还清,在西安买房的事根本不敢想,走一步看一步吧”。 详细>>
 
崔莲花家的厨房就只是挨着架子床的一个灶台。
孩子写作业的地方,是屋里唯一通风的窗口。
房间太小,以至于所有的生活必需品都凌乱堆积。
     
  “我的爱情、生活‘天堂’……” 主人公:李师师(化名) 在城中村居住时间为2006年-2011年
 

06年租住于黄雁村东村——

月租80元(大学尚未毕业)

  2006年,因为女朋友从外地回西安实习工作,所以大学还未毕业的李师师和女友在黄雁村东村租住了一间10平米大小的空房,每月80元。35元在旧货市场买了一张烂木板做的简易床,20元买了一张旧桌子,6元买了一把椅子。这就是他们第一个“家”的所有家当 .... 详细>>

2011年搬离城中村——

结婚(等待期房的期间租住小区房)

  2几年间,搬家N次,只是从一个村子转战另一个村子。直到2011年准备在4月结婚,双方父母都不同意他们在城中村结婚,可能顾及到结婚时老家亲戚看到面子上过不去,李师师和女友被迫在翠华路找了个旧小区,这也是他们在西安近十年第一次租小区房子住。房子是女友同事家的旧房,一室两厅。 详细>>

2013年搬入新房——

怀念城中村(虽苦,却是曾经的“天堂”)

  2013年4月他们住进自己的新房,搬家后那个晚上,他和前来帮忙的三个兄弟喝酒,他们见证了李师师从黄雁村租住到搬进新房的历程,他们共同认为,那段看似最困难、当时最让人揪心的城中村经历,回忆起来,似乎找不出一丝苦楚,反而觉着那时是那么开心快乐,是一段最快乐的日子。 详细>>
 
城中村里一壶热水1毛钱。
12户共用1个厕所,不分男女。
房子里没有电视,无聊的时候就去打台球。
     
  “从破木吉他,到拥有一个家” 主人公:张志文 在城中村居住时间为2005年-2012年
 

05年租住南稍门永宁村——

150元9平米(大学刚毕业)

  生于农村,没有宽裕的家境,大学四年,家里为供他上学,已累计举债2万余元。大学唯一不悔的就是,他学会了几种乐器,而且超级迷恋音乐,其中就有一把破木吉他,陪了他整整四年。2005年7月,大学生涯结束,张志文以150元租了一间9平方米的房子,一张旧床板,一张圆桌子,一盏60瓦灯泡,此外再无别的设施。 详细>>

2012年搬离城中村——

搬进自己的新房(已结婚2年)

  在城中村居住期间,张志文和女友参加了单位的集体婚礼。几年的积蓄,加上东拼西凑,终于凑齐了买房的13万元首付款。直到2012年年初,他们的新房交房了,两室一厅,不算很大,但这也是摆脱蜗居,立足城市的标志。经过半年的装修,他们终于离开城中村,住进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家,而他们的宝宝,也即将出生。 详细>>

重走城中村——

那是一段苦的追忆,却始终心怀感念

  因为城中村,让张志文对如今的生活倍加珍惜。从农村娃到西安这座城市的过客,再到西安市民,有了稳定的生活和工作,对于城中村,张志文的情愫很深,毕竟,当初的驻足,含带着诸多无奈,当初的彷徨是因为自己的单薄。感谢城中村与他共苦,让他从拥有一把破木吉他,到拥有24小时热水的家。 详细>>
 
租住在城中村的人,几乎家家都有布柜子。
村里常丢东西,小偷猖獗,屋子里不敢放贵重品。
拉网线太贵,很多女生选择下班后绣十字绣。
     
  “想回的不是城中村,是青春” 主人公:李晓晨 在城中村居住时间为2009年-2012年
 

09年租住鱼化寨河东村——

220元-360元(大学毕业起,住了3年)

  2009年7月,刚大学毕业的李晓晨和朋友在鱼化寨河东村租了间十六七平米的房间,带卫生间,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张1.5米的床。她在村里的旧家具商铺买了一台160元的电视机。刚住进去时房租是220元,电费1元1度。水费在房租里包括了。后来房租涨了几次,2012年9月搬离的时候,房租是360元,电费是1.5元1度。 详细>>

村里见闻——

小偷多,房租涨,村里电费1元涨到1.5元

  刚毕业那会儿,李晓晨准备买笔记本电脑,可刚搬到村子没多久,隔壁一个住客的电脑被偷了,所以在城中村的那三年,李晓晨的房子里没有添置任何值钱的东西。只有一台160元买来的旧电视。自己回到房子就看电视,另外村里住了好几个大学同学,他们下了班会经常一起吃饭、逛街,看电视,或者去村里的网吧上网。 详细>>

想回去那个年月——

胡吃海喝,心怀理想,青春不吝肆意挥霍

  “很想回去,不是想去再住城中村,而是想回到那个年月,很年轻,很有理想,周围有一群朋友,胡吃海喝,可以肆意挥霍时光的青春岁月。可是,再也回不到当初那种心态了。”李晓晨在接受采访时说,“城中村,承载我太多的无奈与辛酸,对于过往的感念与青春岁月,就像即将拆迁的城中村,与我渐行渐远,却将会一直留在心间,供我怀念。” 详细>>
 
村子里随处可见售卖成人用品的店。
没有阳台,衣服只能晾在外面。
不用去电影院,村里也常有大片可看。
     
编辑:多比 美编:幽幽骨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3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