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5日 登录论坛 注册

西咸文旅“丝绸之路 文化溯源”活动行记

来源: 陕西日报  2013-08-27 16:57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编辑:秦一乔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张国臂掖:大佛寺的见证

  说起张掖,许多不知情的人或许觉得这个名字有些古怪,但在河西走廊地区,有“金张掖,银武威”的叫法。这里古称甘州,是丝绸之路上的咽喉要地。因而被称为“张国臂掖,以通西域”。

  由连霍高速驱车行驶在素有“西北粮仓之称”的河西走廊,玉米高低错落,天气干爽宜人。左手祁连山,右手合黎山,中央的川道一马平川,颇有华北平原的风貌。相信千年以前,丝绸之路上的商旅、行人、来客走到这里,一定眼前为之一亮。

  8月19日下午,活动小组进入张掖大佛寺。大佛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寺内安放有国内最大的室内卧佛,佛祖释迦牟尼的涅槃像,塑像安睡在大殿正中高1.2米的佛坛之上,佛身长34.5米。目光所见,令人震撼。特别珍贵的是,塑像内还藏有大量的经书文卷和文物。1977年在大佛寺附属建筑金塔殿下出土的五枚波斯银币,则是古代中外贸易往来的见证。

  在寺中,有一尊佛塔,塔的上半部分圆润细腻,呈现出藏传佛教的形制;而下半部分则建有阁楼,规矩方正,是明显的汉传佛教惯例。王春泉这样解释:“河西走廊地区作为丝绸之路的要冲,中西方的文化、经济在这里交融。公元609年,隋炀帝还在河西主持了‘万国博览会’。商贸、思想、艺术资源的融合和共同发展,不同民族的杂居和认可,就产生了如这尊佛塔的中西文化交汇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