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作品渐次从中学语文教材中“撤退”,并非新鲜事。早在2010年,鲁迅的经典作品《阿Q正传》就曾被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剔除。往日占据中学语文教材相当份额的鲁迅作品接连被删,自然引来各方热议。
支持 过于艰涩难懂不合适
曾有学生调侃“中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初中语文最怕的一是文言文、二是写作文、三是周树人”。
诗意美图:鲁迅的文章仅仅注释就让学生头疼,再加上政治术语的解释,学生真的头很大。
Ella想变:有些过于艰涩难懂的东西确实不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甚至还有可能造成不良示范,适得其反。
Vinkey_Yao:教材在一定周期后的调整不但是对时代的顺应,更是对学情的尊重;从实用角度看来,初中阶段学习鲁迅的文章,强行介绍过于深刻的背景,学生左耳进右耳出,无法深入思考而且易对这位文化巨匠产生抵触情绪,对其高中学习鲁迅文章有害无利。
反对 阅读能力退化了吗?
作家曹文轩:我们那个时候就能读懂,现在的孩子就读不懂了?难道大家的阅读能力退化了吗?
SherryXu:因“深刻”被替换?难道古诗文不深刻吗?
王旭明(语文出版社社长):坚决不赞成删减教材中鲁迅作品数量和初中生阅读不宜过于深刻的观点。当下不少编教材的以一己之浅薄揣度鲁迅之深刻并殃及学生,恶俗!其一,众学科中唯语文不能减负,否则中华文化断之无疑;其二,当下问题是如何编出真正的语文教材和改革教学方法;其三,中国需要鲁迅,中小学生必须学会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