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4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人教版语文教材删掉鲁迅文章 专家称过于深刻

  在一线教学者看来,新教材更接地气

  开学了,郑州市中小学生逐步进入正常的学习轨道。

  不过,拿到人教版初一语文教材的老师们发现,课本出现了不小的变化:30篇课文中,9篇被更换,单元顺序也做了较大调整。

  在一线教学者看来,新教材更接地气,有不少可圈可点的地方。

  课文

  更换9篇,改动1篇

  今年新使用的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中,30篇课文,有9篇被更换,一篇文章有改动。

  删掉的课文:

  沈复的《童趣》

  流沙河的《理想》

  《短文两篇》(张晓风的《行道树》、周素珊的《第一次真好》)

  周国平的《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和《落难的王子》)

  玛丽·居里的《我的信念》

  梁衡的《夏感》

  蒲松龄的《山市》

  鲁迅的《风筝》

  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

  新增的文章:

  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

  魏巍的《我的老师》

  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

  丘吉尔的《我的早年生活》

  马及时的《王几何》

  贾平凹的《风雨》

  选自《礼记》的《虽有嘉肴》

  纪昀的《河中石兽》

  吴承恩的《小圣施威降大圣》

  改动的文章:

  《论语》十则改成了《论语》十二章,节选内容略有变化。

  结构

  单元顺序大调整

  “没有《风筝》了,学起来就简单多了。”八年级学生王浩然翻看过新教材后说。在他看来,鲁迅的《风筝》是七年级语文教材里最难懂的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需要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里去理解,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确实不太好掌握。”郑州七中初中部语文组组长、郑州市教研室中心组成员张玉明说,新教材用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代替了这一亲情主题的文章。

  张玉明说,以往的写作融合在“写作与综合性学习”中,新教材有了单独的写作板块,每个单元明晰了写作的主题。“文言文的分量也加重了。”整个初中阶段必考增加了11篇古诗词,“这传达了注重古文化的信息。”

  旧版语文教材的开篇为王家新《在山的那边》,而新版调整为莫怀戚的《散步》,从单元上来说,由以前的人生体验转而为家庭亲情。

  “第一单元讲亲情,第二单元讲学习生活,再到自然美景、人生体验,新版教材由浅入深,更符合学生的认知。”从事语文教学工作20余年的张玉明认为,新教材的章节顺序更接地气,“编排更紧凑,主题也更集中。”

  分析

  教材修订紧跟社会变化

  2012年初教育部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科目的新课程标准,部分学科新教材去年秋季投入使用,语文新教材今年才和师生见面。“去年用的是新课标,但语文教材还是老教材。”一位一线语文老师说,今年新修订的教材将更加有助于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新课标的理念。

  人民教育出版社对新教材的修订有详细的说明,其修订原则为落实2011版新课标要求,吸收合理化建议,实现平稳过渡。

  修订内容主要是:框架微调、阅读单元的调整(撤并单元、调整次序)、课文调整、增加写作内容、减少综合性练习、明确单元学习目标以及课后练习的调整。

  一般来说,教材每隔一个周期都要进行一次大的调整,一来吸收新的文学成果,二来紧跟社会变化。“七年级上册是变化的起点,第一轮教材修订中可能就会出现莫言的文学作品。另外,将来的说明文中可能会有中国航天科技的一些内容。”张玉明分析说。

 [1] [2] 下一页

编辑:曹静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