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工业园区核心区
园区正在形成产业聚集的装备制造业
转方式,调结构,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最大难题。面临单一经济结构的安塞,在短短三年多时间里,加工、制造业从无到有,产值跃上20亿元,一举超过了全县的农业,打破了一油独大的资源开采型经济结构……2009年方才动工的安塞工业园,创造了园区建设的"安塞速度",发展工业的"安塞奇迹"。安塞路径有何启示?是否提供了一个可以模仿的样本?
“安塞奇迹”能否复制?
——县域发展工业调查
站在山上望去,一家挨一家的工厂,已经使安塞沿河湾成为紧凑的工业区。不时驶过的重型卡车,将抽油机、野外营房运往远方……园区内,抽油机减速器、泵厂等各个上游专业工厂生产繁忙。这个位于黄土高原深处才1.5平方公里的核心开发区,已经成为活力日增的石油装备产业聚集区。
从零开始,三年后产值二十亿
安塞是延安市传统农业县。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长庆油田、延长油田开始在县内开采地下的石油资源。尽管贡献了可观的税收,但石油开发毕竟属于直接采掘自然资源的第一产业。由于一直没有加工制造业,一直到2009年,安塞没有一家像样的工厂。有一次,考察团想在安塞参观一家工厂,全县居然只能找到一家印刷学生试卷的印刷厂。
因此,当2009年安塞县开始建设工业园区,其加工业和制造业的产值为零,是真正的从零开始。
安塞工业园区起步于2008年。当年初的陕西省人代会上,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园区化承载,建设一百个县域工业集中区的构想。对于安塞来说,面对石油采掘业一枝独大的单一经济结构,正在谋划经济结构调整上如何破局。安塞县委政府很快决定建设工业园区,并请专业机构做了规划。
2009年4月,安塞工业园区破土动工。
2010年6月,声威水泥成为第一个投产的入区企业。
2012年年末,安塞工业园区投产企业已达7家,全年工业产值19.67亿。
在建设工业园区和招商引资上,安塞创造了罕见的快速高效。这样一种速度和效率,在全国也非常罕见,当年的《人民日报》称安塞创造了另一个“深圳速度”。
2012年是工业园区开园建设第四年,当年工业产值达到19.67亿元。这一产值,远远超过了全县11.3亿元的农业产出。按照常规理论,加工制造业的产值高于农业产值,已经可以看为进入了工业化。因此,虽然安塞的决策层认为工业刚刚起步,但毫无疑问,加工制造业近两倍于农业产值,安塞已经进入了工业化时期。
在几平方公里的空间内,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安塞实现了加工制造业从零到二十亿的突破和跨越,创造了园区建设的罕见速度,发展工业的超常奇迹。
珍惜资源,单位土地面积产出高
目前,企业入驻的主要是1.5平方公里核心区。这么大小的工业园区,在陕西的县级开发区只能说是“袖珍”。然而就在这不足两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安塞工业园区2012年产值19.67亿元。
在园区内,年产值11亿元的延长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产值2.1亿元的陕西声威建材公司安塞分公司,产值近5千万元的陕西益佳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一家挨着一家,涵盖了装备制造、建材、生物制药、能源多个工业门类。
与许多开发区占地广阔,却往往项目寥寥无几不同,安塞工业园体现了集约化用地。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李钟元说,节约资源,高效环保,是安塞工业园区建园之初的原则,节地、节水是园区设立和引进项目的基本要求。
单位土地产出的高效,也与县上严格按项目审批土地密切相关。李钟元说:“我们也曾经想多占点地,按土地审批,但县上要求严格按项目审批,不让先占地,绝不许浪费土地”。
节水,节地,珍惜资源的规划理念,使安塞工业园区站在了高效发展工业的前沿。
不要“水分”,项目落地率列前茅
安塞工业园区的高效,也体现在招商引资上。
与一些县域招商签约很多,项目“落地”却很少不同,安塞招商签约的项目,绝大多数都开工建设,或已经投产达产。目前入园企业20家,投产和在建的工业项目就达到19个,据了解,在延安,安塞园区的项目落地、开工率是明显比较高的。
果真项目落地率如此之高吗?记者在安塞县的多个相关部门,印证了这一比率。“我们的招商引资不要‘水分’,更重实效。”园区招商局副局长冯晓春说。其实,安塞的招商引资,还有先落户、后签约一说。管委会文书曹龙说:安塞招商直接关注的是能不能落实,能不能开工,最注重实效,对形式上的“签约”反而不太注重。因此,安塞工业企业形成一个特殊现象,一些企业在开工建设之后,才和县上签署有关合约。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为什么落地率会有这么高。
先落实项目再供地的原则,也直接促进了招商引资的实效。招商局副局长冯晓春说:“我们不搞形式主义,想弄地的,套项目资金的,在我们这没有空间”。
与一些开发区内,为了占有矿产资源、土地资源而形成的招商引资项目长期搁浅,不能“落地”相比,安塞工业园实实在在的招商引资和很高的“落地”率难能可贵。
与开园之初就引进几个大项目相比,今年的招商引资大项目少,但中小项目多了。县委书记程引弟说,虽然大项目少了,但中小项目渐渐多了,说明“以商招商”的效应正在体现,产业集聚效应正在显现,园区已进入了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