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07日,北京,原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市长季建业在2013年全国人大会议上参加江苏团讨论。宋阳标/CFP
政绩工程“无一不是败笔”
比其强硬的工作作风更让老百姓熟知的,是季建业的另一个名字——“季挖挖”。季建业在扬州任职的8年间,全市大规模翻新“修旧”,“季挖挖”因此得名。
2010年1月,季建业正式当选为南京市市长,“季挖挖”从扬州挖到了南京。如果说“季挖挖”在离开扬州时还是个褒贬不一的中性词,到了南京,它就彻底沦为一个贬义词。
“斥资183亿,从2010年初至2014年底,5年时间在200多平方公里区域内全面施工,5年内敷设500公里污水干管,完善3000个居民小区及单位近2000公里排污支管。”这就是南京2010年公布的“雨污分流”计划。季建业被公众认为是“雨污分流”工程的主要推动者。
“通过‘雨污分流’工程,南京主要水体水质断面指标要达到地表水Ⅳ类以上。”季建业曾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这样承诺。
然而记者在南京城区走访时发现,市中心的中华路因为“雨污分流”工程全线开花,马路成了停车场。出租车司机感慨说:“南京城内几乎没有哪条路没被挖过。”
2011年,南京曾因修建地铁大肆砍伐梧桐树引来市民抗议,网民随之发起“拯救南京梧桐树”活动,声明参加者迅速过万。一位颇有名望的南京大学教授甚至公开提议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启动特别程序,弹劾季建业。当时网上骂声一片,对季建业施政提出质疑。有官员私下说,自从季建业任市长以来,所做的系列政绩工程“无一不是败笔”。
如今南京城3条主干道中两条都出了问题:城西干道炸了仅使用12年的高架挖隧道,原先20分钟的车程现在需要近一个小时;双向8车道从来不堵车的江东路被开了膛,挖地下人行道,只剩下原先的人行道供小车勉强通过。“灰头土脸,主城没有一条好走的路。”出租车司机连连感慨。
就在季建业被宣布双规的10月17日当天,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公开批评了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他严肃地指出,如果污水不进污水处理厂,就不要搞雨污分流和河道清淤,否则就是做表面文章,劳民伤财,弄完了还招来老百姓的一片骂声。
杨卫泽表示,“领导干部想要干事、想要出政绩,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反对为了追求短期效应搞花架子,反对为了让领导认可而搞形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