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老人公交抢座坐女孩身上 早晨7时多,“该是时候”和同事一起搭乘202路公交车上班,虽然是早晨,但是因为是休息日,车上的人并不多,所以她们在刚上车的位置上找到了座位,“我们坐的是蓝色的座椅,并不是橙色的特殊座位。”网友“该是时候”说,“在制药厂站,上来了一位老人,当时车上还有很多空座,我们也就没起身,没想到那位老人走到我同事身边,提住她肩膀的衣服,让她站起来,给自己让个位置。” 因为老人说话并不客气,网友“该是时候”的同事也在肢体上感觉受到了侵犯,所以她并没有立刻给老人让座,但是没想到,这位老人竟然直接说起了脏话,“他指着我的同事说她没素质,说现在的年轻人没有道德,其间还带着很多不堪入耳的脏话。”更让她们没想到的是,老人在说完后,竟然一屁股坐在了女孩儿的身上,女孩儿直接被老人的这一举动吓呆了,赶紧起身躲了出去。最终,老人和年轻人被车上的乘客拉开,但是网友“该是时候”的那位女同事到了单位后一直哭得很伤心。 【详情】 让不让座,那是私事! 让座是作为公德中助人为乐的一种体现,既然是助人为乐,那么主语就是提供帮助的人享受的快乐,这种快乐是自发的,只能自律,试想如果一个老太太要过马路,你刚好经过,老太太逼着你扶她过马路,你还会因为帮助老太太而快乐吗?就算帮助了人,也会彻底改变人们对这件事的看法和观念。 |
![]() |
|
![]() |
公交车是公共场所,但是往往有些老人,仗着自己是弱者的特殊身份,在公交上不断“撒野”,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西安之前,各地频繁曝出老人在公交车上抢座位的原因。 烟台老人与女乘客抢座位引发冲突 人多拥挤的公交车上,八旬老汉坚持要开窗透气,领着孩子坐在旁边的女乘客不让开,两人险些“大打出手”,这么点小事何以至此?27日,62路公交车上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事件的起因竟是因为该女乘客没有给老人让座。 【详细】 女乘客:“我告诉你,我给你让座是应该的,不给你让也应该!” 老人强占小孩座位引发打斗 “早上8时50分左右,途经溪北新村站,看到站台区域停了两辆警车。警察在做笔录,被询问的是一名老人,旁边还有一些人,其中包括一名小孩子……后来回到车队,同事讲起了刚刚发生在他车上的故事。原来,是有人为了抢座在他车上大打出手……最终招来了110。”网友“葱烤鲫鱼”日前在无锡一知名网站上发帖称,6月12日一早,有两名乘客竟然为了争抢座位而发生打斗,最终司机只能报警求助。 【详细】 |
![]() |
|
![]() |
“必须让座”这条底线设置得太高了 每一个乘客上车都支付了相同的票价,都应该享有相同的待遇,让座只是出于道德考虑,而不让座本身并没有侵犯任何人的权益底线,虽然不堪鼓励,但必须允许发生。如果连不让座都不许发生,世界就太可怕了。难道坐着的人一看到老弱病残孕者上车,就要条件反射似的站起来? 拥挤的火车上为什么很少人让座 公交车上的让座体现为道德,也较为常见。可在拥挤的火车中,让座却罕有发生。不是道德水准发生了变化,而是交换的风险大大增加了。站几十分钟不要紧,但站好多个钟头,换来的只是完成道德要求,任谁都觉得不划算。这就像见义勇为较难发生一样,足见道德的脆弱。 |
![]() |
|
![]() |
![]() |
抢座位的背后是道德强迫,其实是社会得病在个体身上症状的反映。在年轻与老年群体之间,事实上有一道无限的沟壑横亘在其间,“空巢老人”以及那些子女虽然生活在身边但无暇顾及他们的老人越来越多,群体间缺少有效沟通,老人社会地位边缘化,即便是亲人,情感上的敬老也日益变得稀缺。这些在一定意义上使得相互理解缺少了现实的基础,治疗类似道德强迫,需要更多亲情的涵养,以此为切口,让年轻人懂得尊重老人,让老人了解年轻人,在相互理解与体恤中,都变得宽容与从容起来。 老人做爱心卡送让座年轻人 一条新浪微博引来网友热议:“下午回家时在K210路公交车上,我给一位奶奶让了座,奶奶坐下后从包里掏出这么一张卡片。她给我的时候,我还以为是小广告,接到手里一看,顿时就心里乐开了花。奶奶很用心地在卡片背后写下‘谢谢让座,好人一生平安幸福欢乐!’这样用心去感谢别人的人也会一生幸福!”微博还发了这张爱心卡片的照片。 【详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