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卢氏县委在56年前建的土坯房内办公
记者走进县委大院,1957年建成的一排排平房依然熟悉,高大的桐树却不见了踪影。原来,2008年夏天的一场暴风,将桐树连根拔起,县委书记、县长和几名同志的办公室被砸出了几个大洞。维修好后,排查隐患,只得将桐树搬了家,取而代之的是修剪整齐的灌木和花丛。土坯房办公快60年,还要坚守到何时?卢氏县委没有给出时间表。
媒体:老旧县委大院带来清新之风
老房子为何成为新明星?“这是一枚作风活化石”,陈旧的县委大院“展示风气,点亮精神”……把群众利益始终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即使办公楼再简陋陈旧,一样是最美的“民心大厦”。
一座座古旧县委大院,依然在默默坚守,并永远昭示我们:只有始终与人民忧乐同在、休戚与共,永怀敬畏之心、永抱感恩之念、永做利民之事,我们才能获得强大的力量和坚固的后盾,创造出真正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最美县委大院”告诉了我们一个浅显的道理,党和政府,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把手中掌握的大量资源,最大限度地用之于民。
把老百姓的事当做天大的事情,把钱用在了群众最急需的地方,这怎能不让人打心眼里肃然起敬?如果各地政府都能这样精打细算,不以兴建豪华楼堂馆所为荣,岂不是人民之幸、百姓之福?
寒酸县委大院背后不变的是执政为民情怀。从这个意义上说,老旧县委大院是新时期各级党委政府的一个深刻的课堂,一所所真正的党校!县委大院,是一座座真正的连心桥,历史将印证它的宝贵与珍稀。
网友:“寒碜”的最美大院究竟“寒碜”了谁
在一栋栋拔地而起的豪华办公楼面前,临澧县委的办公大院就像一面锃亮的镜子,直观地告诉世人什么才是党和政府的应有的形象,什么才是共产党应有的坚守。这该让多少豪华办公楼相形见绌,又让多少贪图享受的领导干部无地自容?
如今,举止四顾,全国各个衙门都是武警站岗,不少的县委县政府,也是戒备森严,虽县领导电视上会议上都强调密切联系群众,实际上豪华的县委政府大楼与大院,却是实实在在的距民众于千里之外。
没有高大台阶、没有电子监控、没有武警守门,或许这样更能找到一种历史厚重感和现实归属感,重拾起那份党和人民血浓于水的亲情与真情。
这些看似“寒碜”的最美大院,究竟“寒碜”了谁?
老房子连通的是民心,传承的是精神,竖起的是丰碑。
几十年不换的县委大院,坚守的不仅仅是一份情怀,更是一种共产党人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