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警方确认老外撞倒中年女子 北京市公安局通报了“外籍男子无证骑摩托车撞倒中年女子”一事,证实了外籍男子无证驾驶摩托车撞倒正在经过人行横道的中年女子,并依法暂扣了肇事摩托车,对其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事情发展到如此复杂的份上,真相似乎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无论是之前爆出的假新闻,还是外国小伙逆向无牌行驶,或者是中国大妈的确有纠缠人的情节上,人们已经没有兴趣研究,更多的是探讨该不该远离是非。在这过程中,很多人选择放弃了良知,放弃信任,避而远之,从8旬老人摔倒无人敢扶的新闻中就可以看出,中国人慢慢变得冷漠了,而导致冷漠的原因就是缺失信任! 【详情】 |
![]() |
|
![]() |
一、中国式讹人 谁还敢扶老人? 四川3名儿童扶老太反被诬陷 讹人老太被拘7日 网上一则“三小孩扶起摔倒老太婆,反被诬陷索赔”的帖文引起了广泛关注。昨日,事发地的四川达州警方称,受伤老太蒋某某系自己摔倒,其行为属于敲诈勒索,决定对其给予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因蒋某某已满70周岁,依法决定不予执行。 【详情】 八旬老人摔倒 路人围成一圈等救护车不敢扶 当时正是早高峰,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车辆很多。看见老人摔倒,有些人径直走开,也有不少人停了下来。可是,停下来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上前扶起老人。老人大概有80岁,挺瘦弱。摔倒之后,他曾试图自己爬起来,但勉强把上半身撑住,下半身怎么也动不了,只好又趴在了地上。 【详情】 |
![]() |
|
![]() |
二、中国式乞讨 谁还敢献爱心? 男子装残疾行乞被揭穿“跑路”你中过招吗? 11月21日早8点20时,在含光北路与大学南路交汇路口,网友“阅微草堂”看到有一个男子趴在地上行乞,但后来被一个路人给揭穿了。两人僵持了10分钟后,路人称要报警,于是这个假装残疾的男子终于站起来并离开现场。 【详情】 记者拍下一男子伪装残疾行乞全过程 四川成都一名男子伪装成双腿残障人士在大街上乞讨,待乞讨够一定钱数后,这名“残疾”乞讨者会爬到人少处站起来换上干净的服装戴起“保安帽子”,将乞讨来的零钱到附近超市换成整钱后一走了之。成都商报记者对这位乞讨者进行了连日跟拍,用相机记录了伪装乞讨全程。 【详情】 |
![]() |
|
![]() |
三、中国式哄抢 国人素质何在? 河北唐山一货车发生侧翻 35吨鲜桔遭周边群众哄抢 11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一辆大货车在转弯过程中发生侧翻,车上装载的35吨桔子瞬间倾泻而出,散落的桔子遭到民众哄抢。除了一部分橘子被低价销售出去和哄抢走了以外,大部分橘子都被来哄抢的民众踩烂了。 【详情】 合肥情侣为拍婚纱照买百只白鸽 鸽子放生后被哄抢 11月13日,合肥天鹅湖南岸,几对即将踏入婚礼殿堂的情侣,为了能拍出与众不同的婚纱照片和婚前微电影,买来近百只白鸽做配景,拍摄完毕后,这些白鸽被“放生”。就在拍摄团队刚离开,“放生”的白鸽就遭了殃,许多民众疯抢起来,一位刚逮到一只白鸽的市民说:“这是菜鸽,可以吃”。很快,近百只白鸽便所剩无几。 【详情】 |
![]() |
|
![]() |
![]() |
请正视信任危机 |
![]() |
近年来,随着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进入城市,走入充斥陌生人的世界,缺乏信任的问题越发得到关注。而“彭宇案”、“许云鹤案”、“老太与小学生案”、“外国小伙案”一系列的事件令人五味杂陈。“扶还是不扶?”考验人们的良知,怎么扶的问题又让人煞费脑筋,“摔倒还是撞倒?”,许多人甚至不再有心情追究真相,“别被讹上”成了理性、无奈而又悲哀的选择。 现代化进程给处于转型期的社会带来了信任危机,总是用怀疑的心态去看待一切不熟悉的人和事。每天少说3、4条滥发短信、行销电话、“中奖”短信等让大家对陌生号码显得尤为警惕,也因此可能错失获取重要信息的最佳时机;网络谣言铺天盖地,一旦有人在网上求助,我们首先会想到“骗子”、“炒作”等关键词,而不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路遇陌生人的求助,唯恐避之不及,生怕遭遇“陷阱”,殊不知,有的人也许只是想问路而已……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陌生人”社会。 而作为社会人,我们应当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微”时代的来临让不少人越来越依赖于网络,以至于分不清事实和谣言,跟着舆论瞎起哄,反而在无形中扩大了社会的信任危机,社会信任度已然下降,重建实属不易,需要每个人付出更多的心力。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