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6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宝鸡现西周“土豪”墓 最大墓葬出土40件青铜器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3-12-26 05:48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编辑:王秋阳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正在发掘的中型墓葬M4壁龛中发现的青铜器石鼓山考古队供图

  近日本报持续关注的宝鸡石鼓山考古,至12月25日已完成11座墓葬发掘,目前正在发掘的M4号最大墓葬,已发现青铜器40件,首次在石鼓山地区出土乳钉四耳簋(guǐ),专家认为此次发掘的M4号墓葬相比去年发掘的M3也在伯仲之间。

  >>发掘成果

  11座墓葬完成挖掘其中陶器较多

  12月25日上午,宝鸡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在石鼓山石嘴头村4组考古现场,通报了石鼓山西周墓地考古发掘情况。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商周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丁岩介绍,截至12月24日,已完成发掘小型墓葬10座、中型墓葬1座,出土有青铜器、陶器、玉饰、石、贝等器物。

  据了解,在已经发掘的11座墓葬中,共出土青铜鼎、簋、钺(yuè)、戈、凿、镞、铃等12件,陶鬲(lì)6件,陶罐10件,另外有玉饰、石、贝等器物。比较大的青铜器只有2件,其余大多为陶器。已经出土的陶器年代比较早,有高领带足鬲,在灰坑里面发现的新石器时期陶片比较多,如果复原,对研究当时生活方式具有重大意义。

  >>发掘现场

  “B超”确定器物坐标

  发现乳钉四耳簋

  据了解,为避免随意发掘对文物的破坏,此次发掘过程中采用高科技手段,首次尝试和运用了电磁扫描技术、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镜等精密仪器。宝鸡市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石鼓山考古队副队长刘军社将电磁扫描形象地比喻为“做B超”,可以探测土壤表层以下情况,并确定壁龛和器物的坐标。昨日在M4号墓葬发掘现场,深约7米的墓葬内,在二层台之上约1米位置的东、北、西三侧的墓壁上有壁龛8座,分别编号为K1-K8。在壁龛上覆盖了一层保鲜膜,主要是为保温、维持相对湿度作用。目前,壁龛K1—K6等已进行了二分之一方式的解剖性清理,共发现青铜器40件,器型主要有鼎、壶、簋、罍(léi)、甗(yǎn)等。

  据了解,在目前能看到的青铜器中,以常规器型为主,有一件乳钉四耳簋在石鼓山区域考古属首次发现,共有190多颗乳钉,器物规格比较高。据介绍,这类青铜器主要是用来盛放谷物和熟食的。

  >>墓葬规格

  形制结构相似与M3难分伯仲

  据了解,2012年发掘的M3号墓葬出土16件带铭文青铜礼器,此次发掘的M4号墓葬位于M3东南方向,直线距离仅20米,在墓形制、结构极其相似,形制稍大,收获也可能更大。

  刘军社介绍,此次发掘的M4与去年的M3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去年是抢救性发掘,今年是主动发掘。本次发掘,是在全面勘探的基础上,依照考古发掘规程进行的课题性科学研究。

  对于正在发掘的中型墓葬M4,考古人员初步判断,其等级与重要性,与去年发掘的M3在伯仲之间。

  >>墓主猜想

  家族墓葬似有分区墓主身份尚未确定

  从目前已经发掘的情况来看,同样出土有高领袋足鬲,专家认为,今年发掘的墓葬应与去年发掘的M3号墓葬属于同一墓葬群,应为姜戎族的户氏家族墓地,而这个家族在当时可以算是“土豪”级的。此外考古人员还推断,该墓葬群分布似有分区。处于核心区域的有中型墓2座、小型墓5座,分布较为集中。在核心区域西南方向另有小型墓5座,呈聚集性分布。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圹墓,口小底大。其中位于西南区域的小型墓葬两两一组,每组北侧的墓主为女性,南侧的墓主为男性。考古人员称,本月28、29日将提取墓葬里目前已经发现的文物,30日以后,将清理壁龛,然后进入墓室,明年1月10日整个发掘工作将结束。刘军社说,届时包括M4墓葬中尚未出土的青铜器价值及墓主确切身份等问题将得到确切答案。

  >>考古背景

  去年曾在附近发现青铜禁

  去年6月22日,在M4号墓附近,宝鸡市渭滨区石鼓镇石嘴头村村民在开挖房屋地基时曾发现一座西周初期的大墓,文物部门接到消息后,随即将该墓葬编号M3,并展开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出土各类文物101件(组),包括青铜礼器31件、玉器2件、陶器1件,兵器、车马器一批。其中出土的一件青铜器叫做“禁”,形态和茶几非常相似,主要用于摆放酒具。西周时期的青铜禁在1949年前全国仅出土四件,这次出土的青铜禁是新中国成立后发现的唯一一件“禁”。

  因在考古中出土了姜戎人(指春秋时期北方游牧少数民族)的代表性器物——高领袋足鬲,专家初步确定该墓葬为姜戎族的户氏家族墓地。这是近年来我国商周墓葬考古的一次重大发现,为研究商末周初社会历史和文化交流,提供了较为系统的科学考古资料。

  而后根据国家文物局指示安排,由省、市、区组建石鼓山考古队,今年8月继续对周边进行科学发掘工作。 本报记者万登峰张欣

  >>知道一下

  宝鸡为何是青铜器之乡

  宝鸡是周秦王朝的发祥地和都邑所在地,西周的280多年又是人类青铜文化鼎盛辉煌时期。自汉代以来,其辖区内的岐山县、凤翔县、扶风县、眉县等均出土过先秦时期的青铜器,故而得名“青铜器之乡”。其中以“晚清四大国宝”大盂鼎、毛公鼎、虢季子白盘、散氏盘最为有名,这些都是西周青铜瑰宝。此外,宝鸡青铜器博物馆中还陈列有一件国宝级青铜器——何尊。何尊工艺精美、造型雄奇,更重要的是其内胆底部122个铭文中最早出现“中国”字样,被列入国家文物局64件永久不准出国展出的国宝级文物目录中。

  

  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流行于商朝至东周,是中国青铜器时代标志性青铜器具之一。

  

  武器及礼器的一种,为一长柄斧头。后因形制沉重,灵活不足,终退为仪仗用途。

  

  古代煮饭用的炊器,有陶制鬲和青铜鬲。其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

  

  先秦时期的蒸食用具,分为两部分,下半部是鬲,用于煮水,上半部是甑,两者之间有箅子,用来放置食物。

  

  大型盛酒器和礼器,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罍出现于商代晚期,而圆形罍在商代和周代初期都有。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