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14日 登录论坛 注册

泾河新城创新城市发展方式 产业为城市服务

来源: 泾河新城  2013-12-30 11:35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编辑:周庆辉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泾河新城正阳大道一侧,崇文保障房已经封顶

  424模式:突破“农业为零”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三农”问题是最先要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不断侵蚀农业用地,让城市里的农业消失了并转为“零”,触及国家划定的“十八亿亩耕地保护红线”。而现代田园城市的本质,就是要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泾河新城建设现代田园城市,与过去城市化最大不同就是在对发展农业的态度上,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一部分农村、农田消失是不可避免,但并不意味着彻底的消失。泾河新城的发展思路是,现代化高效农业需要工业反哺,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的支撑也要带动农村,城市化就为这种反哺和带动提供了可能和条件。

  经过研究和实践,泾河新城提出了“424”的现代田园城市发展比例。即:40%的农业,20%的园林,40%的城区。40%的农业用地,发展现代农业,通过提高土地利用率来提高产量,只要大于原来产量的2.5倍,就可以实现农业与城市的原有平衡,耕地可以继续保护,但农业并没有少。这也成为泾河新城发展现代田园城市的基础。泾河新城建设者通过对现代农业项目的测算,以黄瓜、西红柿为例,传统种植和新技术培育相比较,产量可提高10倍以上。

  泾河新城建设者经过分析调研认为,田园城市保持一定比例的农业,为未来发展农业提供空间,具备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和条件。而只有达到40%的建设用地,才能让城市建设达到收支平衡,才能有产业、公共基础设施等的聚集,工业才能回过头来反哺农业,否则这个城市就做不起来,现代农业没有了支撑,也只能重复传统农业的路子。另外,20%的园林,是提升城市品质的体现,也符合生态文明理念。

  刚刚结束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为城市的发展划定开发边界,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而这正与西咸新区提出的现代田园城市高度吻合。 “424”的现代田园城市发展比例也恰好在生态上实现了城市与自然的融合。泾河新城通过现代农业,解决了都市农业产业化的问题;通过重点镇和优美小镇,解决了农村的去留问题;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实现农村变社区,通过产业发展解决了农民就业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泾河新城的开发建设并没有割断延续的乡情。其思路是就地城镇化,让农民在享受更好生活的同时,转变成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