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6日,河南洛阳古沉船发掘现场,近日有雨雪天,考古人员给古沉船披上一层“雨衣”。图片来源:popcorn/CFP
【船舱】 前后端为生活舱,中间为货舱,船内发现修船工具
“第一艘古沉船目前已全部露出地面,船身整体保存较为完好。”张如意介绍说,这艘船共有14个大小不一的船舱。
“前段和后端分布着生活舱,中间则分布着货舱。”张如意说,生活舱是供船工们休息、吃饭使用的船舱,从前往后分为1至14号船舱,其中,1至3号舱和11至13号舱为生活舱。“我们在这些船舱中发现有烧火的痕迹,并且船舱的制作规格也与货舱不同,船身最高处仅1.4米左右,每个船舱不是很大,推测船工晚上休息只能坐着。”
古船的左右两侧还各有一条栈道,供船工在船上来回走动,栈道的宽度大约40至20厘米,与船身同长,中间宽,两头窄。
黄河沿岸工作多年的老船工介绍说,一艘船的制作和船上的分工都很讲究,比如艄公是掌舵的人属于“技术工种”,负责负责的船工属于“劳动工种”,此外,还有做饭的“厨舱”。眼前的古船与他之前做的船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此外,在清理船身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凿子、斧头等工具。“我们推断是修船的工具,船身一旦发生破损或者裂缝,就需要使用这些工具随时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