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翁师傅(右)从售票窗口拿到预订的卧铺票,他要回湖北宜昌的老家过年,同行的老乡羡慕地一把抢过车票端详,他们只买到了硬座
有一种眼神叫期待
1月15日中午,火车站候车厅入口处,19岁的哈萨克族大一女孩麦里开仰望大屏幕,找寻着自己乘坐的车次,怯怯的眼神里有些焦急有些期待,这让记者想到了上学时期的自己,曾几何时也像她那样独自出外求学,拎着旅行箱,装着对家人的思念夹杂在人流中,跟着形形色色的乘客走向回家之路。她在杭州上大学家在新疆,第一次独自出这么远的门,四个多月没回家了。“让我赶紧回到家吧!”她脱口而出,那闪亮的眼睛里能看到家人的期盼和家乡的美景。从杭州回家要坐40多个小时的火车,到西安距家里只有27个小时了,麦里开顾不得旅途的劳累,只想着早点坐上回家的车。
1月17日下午,西安火车站广场外,40岁的山东菏泽人马春站在高处张望着熙攘的人群,他的车次还早,嘴里一根根地抽着烟,已经一年没有回家了,好在买到了硬座,此时的他气定神闲,只想着家里的媳妇和孩子。他说:“买不到直达的车次,得先到商丘倒个车,虽然折腾些,毕竟有座位,曲线回家嘛。都一年没见儿子了也不知道长高些没有”
春运是一个难忘的旅程,车站外没有买到票的旅客用一种焦灼的眼神看着大屏幕,检票口处人山人海的长队总有那么一个期盼的眼神,站台上赶车的人们带着希望的目光奔向车厢,车厢内乘客们终于放松了下来,是喜悦、是疲惫、是放松,眼里五味杂陈。世界再大也要回家,家是此时此刻最重要的地方。
本报记者董国梁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