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在铜川沮河流域的河谷上空,几只朱鹮展翅飞翔,让冬日空寂的山谷间多了一份灵气。张小刚摄
32只来自陕南的朱鹮去年7月在铜川沮河流域首次野化放飞,当时专家最担心的就是,这些适应了秦岭以南区域温润气候的朱鹮,能不能在铜川安全过冬?而惊喜的是据跟踪监测显示,这些朱鹮已基本适应了铜川的冬天,不怕冷会觅食,还学会了找“对象”。
1月13日上午,铜川当地最低气温达到-10℃左右。孙延召是耀州区动物保护管理站职工,负责朱鹮野化放飞跟踪监测工作。半年来,利用电子跟踪监测设备,能经常监测到的有26只,大部分已飞出原放飞地点10公里以外,最远的飞到了柳林林场30公里外的香山景区。这些朱鹮常常成群飞行、觅食,最多时达到9只一起。有的还与当地鸟类在一起活动、觅食,如黑鹳、苍鹭等,“说明它们已融入了当地野生环境。”孙延召说
检测人员还发现:这些朱鹮虽成群飞行,但群体数量和个体都在不断变动。耀州区动物保护管理站站长王华强认为,朱鹮正在找“对象”呢!“而这些朱鹮没有飞回洋县,也进一步证明了朱鹮没有候鸟迁徙的特征。”王华强说。
本报记者张小刚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