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管你有没有用过打车软件,它都已经成为了时下最火的手机APP应用类型之一。哪怕是来自星星的你,在如今快节奏的时代里也应该有打不到车的时候。焦急的等待换不来便捷的交通,打车难的问题在古城西安尤为明显,这也促成了打车软件在西安市场一夜间火了,甚至出现了乘客通过手机打车软件加价预约出租车的现象,但打车软件不是救命稻草,适应市场的商业行为背后则是公共交通滞后的老大难问题。

一项社科院发布的2012年公共服务蓝皮书显示,53.77%的人打车需要等10分钟以上。而在古城西安钟鼓楼商圈、火车站、小寨、电视塔等人流聚集区,想要打到车恐怕不止10分钟那么简单。这样打车软件应运而生,而西安年轻人、高校学生等手机一族众多,这一群体成为了该类软件的先行者。对司机而言,能提供就近客源,降低空驶,节约成本。于顾客来说,缓解了信息不对称,可以减少街头苦等,打车软件的市场作用不言而喻。

作为新生事物,产生是市场作用,而生存与发展同样需要遵循市场规律。返利大战、加价叫车等都是电商时代的老把戏,只不过在“叫车”这种俗事上显得更为真实一些,返利大战的出现是同行业竞争的必然,优胜劣汰本无可厚非,无需大惊小怪。而“加价叫车”则利弊明显,有利之处在于以价格来决定打车速度,这样为那些更愿意支出的乘客提供了便捷,弊端在于加价功能对目前西安出租车的运价秩序是很大的破坏,乘客平等、同价享受服务的机会被无端剥削,会形成恶性循环。

新鲜事物产生急需规范化管理,才能保持其良好运营。实际上,打车软件急需规范的主要有三点:一是完善行业准入门槛,让真正能够为乘客提供优质服务的供应商存活;二是适当限制“加价叫车”,规范服务,最好能够建立相应的联网平台,让科技真正便民;三是,约束防范打击不良行为,防止司机欺诈、胁迫乘客,或者乘人之危赚取不当利益。这三点需要相关的主管部门在规章制度、技术保障、监督监管上有所作为,跟上步调。

事实上,西安打车难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打车信息的不畅通。公共交通不足以满足市民需要是最根本的问题所在。出租车服务方面数量、态度、区域分布均存在不足,运营秩序混乱。解决打车难问题不在于打车方式,而在于用公共交通去分解打车的人群,完善出租车的运营管理,提升服务品质。(文/张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