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至上者都有点英雄主义
武侠小说被看作是成人的童话。金庸笔下的英雄常为人称道。心怀无私天地宽的苗人凤,好打不平独当一面的袁承志,品质纯良菩萨心肠的张无忌,一生为国为民无悔于天地的陈近南,胸襟坦荡自由无拘的令狐冲,剑走偏锋用情至深的杨过,宅心仁厚彻悟通达的郭靖……除了几近完人的萧峰,如把金庸笔下的英雄们来个大锅烩,几乎能彻底满足道德至上者的无境追求。
英雄常隐于市,这也是道德至上者常不期然能激动起来的原因。徒手接人者层出不穷,显然能充分弥补道德至上者“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怅然。
不那么突兀的"身怀绝技"
武侠的世界里,品格不超然,再没个绝技傍身,想混出个举世皆知的名望来,除非你是韦小宝。金庸写够了英雄,临了封笔送了个八面玲珑的韦爵爷给众人混迹江湖的“另一种可能”。现代社会刚好相反,易了容的韦小宝比比皆是,反倒是科班路子上的英雄青黄不接。偶尔蹦出一个来,能让民众痴迷数年,可这样的人只能捧上高阁,可仰视,学不来。和英雄一样变成传说的还有那些不留痕迹的绝学,好像只有依托特效才能实现。
当然,世人最擅长的就是降低标准。学不了铁头功,能徒手碎瓦头顶钢筋绕场三圈也能有一众看客拍手叫好,这或许是为何达人秀的舞台最后变成了杂技秀+特技秀,人人都有颗武侠心,追求所谓的极限,追求不可能的可能。徒手接人,也是降低标准的“身怀绝技”。
高空坠落,多少米,几层楼,一来是表露坠楼者危险丧命系数,二来也在隐隐地验证徒手接人的不可想象。近来徒手接人者的身份多为保安、路人、邻居,或是坠楼者的亲属。顺应了前一篇道德至上者们追求的“英雄隐于市”。一如武侠片中最后以一敌百的常常是少林寺里衣着朴素貌不惊人的扫地僧。洋洋洒洒千余字的情景再现,足以让网络这一端的看客们唏嘘不已,内心躁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