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午放学后,小雨楠回到家,帮爸爸整理枕头 本报记者 曾春 摄
童年,本该是无忧无虑,被父母悉心呵护的时期。然而,对于城固县老庄镇谢何村谢何小学六年级的女生谢雨楠来说,三年来,除了学习,她的闲暇时光几乎都在照顾瘫痪的爸爸。
父母离婚时她主动要求和爸爸一起生活
2011年8月31日,当时小雨楠只有9岁,她的爸爸谢小坤在县城做生意时不慎从3楼摔下,因伤势过重导致瘫痪。
“每天能和她聊会天,我就挺开心。”在小雨楠家里,躺在床上的谢小坤说,自己看病花了不少钱,瘫痪不久妻子便和她离婚走了,但女儿主动要求和他一起生活。“女儿是我的最爱,但她却为我们这个家背负了很多。”
据了解,小雨楠的家里除了截瘫的爸爸,还有年过六旬的爷爷奶奶,爷爷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腿脚也不利索。
“爸爸为家里挣钱出事,我要照顾好爸爸”
每天早晨5时,当许多同学还睡在温暖的被窝时,小雨楠便起床,帮助爸爸翻身,然后再去帮奶奶做早饭,吃完早饭后7时来到学校,中午放学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到床前帮爸爸翻个身。晚上临睡前,她还会再给爸爸翻一次身。
“上了初中后,虽然远一点,但我还是会每天中午回来,照顾爸爸吃饭,帮他翻身。”9月份就上初中的小雨楠说,“当初爸爸出事,就是因为他给家里挣钱,所以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照顾好爸爸。”
“有时候,我真觉得对不起孩子。”小雨楠的奶奶、今年64岁的王承菊叹气说,很多次,小孙女就像个大人一样。
王承菊说,去年夏天,又热又忙,娃帮她拉车到田里去运麦子,插秧时到大田里插秧,地里的杏子成熟后,娃每天下午放学去帮着摘杏子、运杏子……平时,娃给她爸翻身、喂药、端屎倒尿什么都做,洗碗、洗锅、洗衣服、打扫卫生等家务事,也都做得习以为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