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25日 登录论坛 注册

贾平凹“手稿”《西路上》将被拍卖 回应是假的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14-05-25 07:05:40 编辑:刘超 作者: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手稿虽有价 收藏需谨慎

  作家手稿会让人感受到某种原汁原味的东西,而且许多作家本来也是书画名家,近年来,更多作家使用电脑进行创作,作家手稿也就越来越难得,更易引起大家的收藏热。但手稿真伪也值得大家关注。

  作家对手稿很看重

  很多作家对手稿都很看重,王立志透露:“贾老师的手稿会放在箱子里装起来,还会用很好的盒子和绸缎包起来,显得非常神圣。他对手稿有历来传统文人对文字的崇敬之情,比如《秦腔》获奖后,他在原稿前敬了香,他把作品看得很重要。”

  据悉《白鹿原》小说一炮而红后,原版手稿曾被藏家看中,欲出大价钱收藏,也都被陈忠实婉拒。早前还有作家把原稿给出版社的,后来手写的作家少了,加上大家对手稿的珍惜度越来越高,很多出版社都拿不到手稿原件了。

  手稿展示作家的个性化创作过程

  记者了解到,对于很多收藏者而言,手稿具有体现作家个性风格,反映创作思路痕迹的作用,能更好地了解作者本人和作品。而如果将手稿和出版稿放在一起对比,甚至能够发现作家最初的一些构思的变化,尤其有些作家手稿大多是孤本,被认为是一种稀缺资源。

  记者昨日从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常务院长王立志处了解到,现在的假手稿不少。“之前有一位藏家高价买到贾平凹老师《古炉》后记的手稿,辗转到我们这里请贾老师确认,可这个原稿就在贾老师手里。”所以对普通读者而言,能展示作家个性化创作过程的手稿虽然有价值,但收藏要谨慎。至少,要确认手稿是否流出。比如,贾平凹的很多手稿都自己保存,“《废都》、《秦腔》、《带灯》等长篇小说的手稿都是他自己留着。除了早期散文手写原稿或许会在出版社,近些年的作品我觉得基本不可能流传在外。”王立志告诉记者。

  他还透露,贾平凹的重要作品出来之后,会由他们去复印,再将复印件送去出版社,“大部分人看到的贾平凹手稿都是复印件,除非是贾老师与别人的一些书信,比如他曾给余秋雨写过信,这样,原稿肯定在余秋雨处。”据悉,现在一些展览馆展示的贾平凹手稿,多是展览方借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