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29日 登录论坛 注册

一个世纪前的西安 府衙在"世纪金花"文庙就是碑林

来源: 陕西传媒网-三秦都市报 时间:2014-06-29 09:58:13 编辑:白玫 作者: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一个世纪前的西安城是什么样子

  不管是对普通人来说,还是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每张照片都是一个历史性时刻的记录。从照片之中,我们能看到过去的样貌,从照片背后的故事里,我们能看到那个时候人们生活的轨迹。本周,记者从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看到了一组来自于1907年的西安城老照片。古老的大雁塔、西门、文庙瞬间勾起了我们寻根溯源的冲动。老照片里的地方现在是什么样子?一个多世纪前老西安的生活和现在又有什么不同?在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老师的帮助下,记者找起了答案。   

   古今对比

  府衙在“世纪金花”文庙就是碑林

  这组老照片,据说是由一位法国人于1907年在西安拍摄的。

  老照片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西安府衙和西安府藩台衙门了。不同于大雁塔、西门等今天仍存在的古迹,西安府衙和西安府藩台衙门今天已经不复存在。于是首先,记者一行先找起了府衙的所在地。

  在市地方志办韩橘风老师的帮助下,翻阅《明清西安词典》,记者找到了府衙在今天的所在地。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原来府衙就在西大街原社会路口,今天的钟楼世纪金花的下沉广场处。“西安府衙自明代设置,掌握着西安府行政、财政、司法等各种大权。”韩橘风老师告诉记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西安府衙所在地后来改造为省文化厅的招待所,“1979年时市文联就是在那儿恢复的,借两间房子办公。当时的很多文化名人像是苏武等人来到西安也是住在这里,一时是华盖荟萃之处,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世纪金花广场开始改建才拆除。”

  而照片里威武的西安藩台衙门其实就是清时布政使司署,与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并称三司,遗址在北院门中段路东,也就是今天人们俗称的回民街上。只不过,今天人们去北院门基本上都是为了品尝陕西名小吃,再看不到那时衙门的威严了。

  与西安府衙和藩台衙门已经消失在人们生活中不同,照片里看似无人知晓的文庙不仅仍然存在,还位于一个人人熟知的地方,那就是碑林博物馆。西安文庙建于宋,是祭祀孔子的祠庙,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孔庙。1944年利用文庙古建筑群扩建的碑林博物馆建成,文庙就成为了西安碑林博物馆的一部分。

  城市建设

  两县东西分区而治西南部是“行政中心”

  看着一百年前的老照片,肯定有很多人会好奇,那个时候人们的生活与现在有什么不同?要解释这个问题,首先得知道1907年是个什么样的概念。1907年是清光绪三十三年,清时西安城为陕西省会和西安府治所在,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西安府为府城行政领导机构,府之下仍以咸宁、长安两县东西分区而治。

  那时的西安城已经形成了以钟楼为中心辐射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城市格局。比起当时的沿海地区,西安城算不上是经济发达,但作为连接中国西北与东南地区的商业都市,城内外仍有多处商业市场和店铺,像是四牌楼有粮食市,粉巷有猪市,鼓楼前有书店、金店,今天能想到的很多商业店铺那时都应有尽有。

  查阅《清时西安城地图》会发现,1907年时,西安的官衙基本上是在城市的西南部。像是长安县署、理事厅署、厘税总局、按察使署、西安府衙等官府几乎都密布在今天的西大街东段、鼓楼东西两侧。陕西巡抚部院设在北院门,陕西巡抚部院新署设在南院门,1900年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逃至西安时,还以南北两院作为行宫。可以说,当时西安的西南部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行政中心”了。

  晚清时的西安不仅是全省政治经济中心,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在留存下的老照片中,还能看到当时的洋人教堂。照片中的教堂名为西安南堂,是天主教堂,位于现在的五星街。从《明清西安词典》中可以查阅到,明清时西安有大小教堂十余座,伊斯兰教清真寺五十余座,分布在各地区县市,足可见当时的西安城对于外来文化的包容,是东西文化交流的重地。

  生活状态

  男人辫子还未剪马拉“轿车”满街跑

  因为辛亥革命尚未爆发,人们的衣食住行仍保留着清朝时的样子。从老照片中就可以看见,男子尚未剪发辫,与此同时,女子也还没能脱离裹小脚。韩橘风老师告诉记者,现在人们习惯抽的纸烟在那时刚引进中国,“所以那时除了达官贵人可以抽雪茄外,老百姓多抽的还是汗烟袋。”晚晴时期西安还有不少的秦腔班社,听听秦腔抽抽烟袋,生活也挺惬意。

  一想到那时候的交通,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骆驼祥子拉的人力车。但是市地方志办高共青老师告诉记者,其实1907年西安还没有人力车,主要交通工具则是“轿车”。别误会,此“轿车”绝非我们今日所说的“轿车”,而是马或骡子拉的车。“其实这就是人们口中老说的马车。明清时期,马车大致仍沿袭唐代式样,因为车厢样式似轿,故也称为‘轿车’。”马车业务在西安城曾经相当繁荣,可以载货可以载人,同今天的出租车一样也是繁忙不已。

  而人们熟知的人力车则是在此后五年的1912年(即是中华民国元年)才被引入西安。有了人力车,马车才渐趋衰落,但就是如此,高共青老师告诉记者,马车也在西安城一直使用到了1935年,“那时西安市东大街骡马市中段还开设一家‘新马车公司’,经营出租仿欧式的‘洋马车’,共引进40多辆,其中还包括结婚可以使用的婚车。嗣后,才逐渐被取代。”

  同马车一样,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很多新事物逐步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中取代旧时的习惯,让西安开始走入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而这几幅老照片却仍然保留住了那一刻的西安,让人不管过多久,都能从中找回到1907年的记忆。

  文/记者 谢燕南 图/记者 陈烨(老照片为资料图片,由市地方志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