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政企快线 > 开发区报道 > 航天基地 > 正文

“数字园区”托举“中国智造”科技园正式投入使用

航天基地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 2014-07-22 14:23:00
[摘要]位于东南方的西安航天基地,一个新的地标悄然树立在古城之上——由空间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打造的科技园区6月正式投入使用。

 

  原先的504所和后来的分院领导在任务饱满、企业巨变中更加清醒:经过“十五”和“十一五”的建设,实现了研发、制造能力的大提升,大大推进了产业化进程,但面对竞争的态势,与世界一流宇航企业比,面向未来的技术创新储备不足,在系统集成、测试验证上等方面仍然相对滞后,在研制环境和条件上,场地拥挤的状况亟带改变,特别是“数字化”的能力亟待提升。“未来太空真正的角逐就是有效载荷”,空间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院长史平彦说,“面对科技强国的新使命,我们不能当夜郎,仅仅满足完成眼前的任务,当国内有效载荷系统研制的龙头,而要树立远大的目光,增强创新能力,用‘中国智造’与世界对话”。

  目光远大,思维才能更加宽广,目标明确,脚步才能走得更远。经过调研,2007年、2008年开始,一个大胆的建设蓝图逐渐展开:用“未来眼光”综合布局产业规划,在西安航天科技产业园去征地一千亩,进行23万平方米的科研新区建设,大幅提升创新研发、系统集成和测试试验仿真验证能力。同时,在老园区强化传统制造,着力提升“数字化”制造能力。

  经过五年的建设,系统级的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AIT中心,大型试验厂房耸立在古城大地上,从而,形成了一个在新区研发设计、试验验证、系统集成,出品整机,老区生产制造、出单机,分工清晰的产业化布局。

  在新区功能的规划,也可谓独具匠心:在20万多平米的建筑里,他们规划了三个区域,A区主要是综合管理和设计,用于技术创新和研发;B区主要是系统集成和测试,C区对航天技术应用产业进行培育。

编辑:唐桂涛

相关热词搜索:数字园区 504所 有效载荷 托举 微波遥感 数字化 十一五 研发 航天器 名片

上一篇:西安造“可重复使用”火箭发动机 明年首飞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